念。
传统课程观 (A)
综合课程观 (B)
小课程观 (C)
大课程观 (D)
[分值:1.0] 24. ()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素质教育 (A)
目标教育 (B)
成人教育 (C)
高等教育 (D)
[分值:1.0] 25. ()是创造的源泉,它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思维 (A) 思想 (B) 学习 (C) 创新 (D)
第 9 页 共 26 页
[分值:1.0] 26. ()是指建立在反复学习实践基础上的对学习本身的一种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积淀升
华成为主体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个人道德素质 (A)
思想道德素质 (B)
法纪责任素质 (C)
学习素质 (D)
[分值:1.0] 27.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的差异。
社会地位 (A)
出身贵贱 (B)
文化高低 (C)
文化底蕴 (D)
[分值:1.0]28. ()是指素质教育施教过程应重构学生培养的思路,寻求有利于促进他们自主健康成长的
途径,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
素质教育改革 (A)
新课程研讨 (B)
第 10 页 共 26 页
新思路构建 (C)
新课改方案 (D)
[分值:1.0]29. ()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
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生产力发展 (A)
经济建设 (B)
社会主义建设 (C)
物质文化建设 (D)
[分值:1.0] 30. 素质教育以培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需要对创新与创新精神、实践与实践能力有正确
理解和准确把握。
自我学习创新能力 (A)
创新精神 (B)
创造精神 (C)
社会生存能力 (D)
[分值:1.0] (二) 多选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第 11 页 共 26 页
1. 素质教育的“教”需要确立的基本观念是()。
教学服从教育观 (A)
教育服从人才观 (B)
人才服从质量观 (C)
质量服从人生观 (D)
[分值:2.0] 2. 素质教育是一种“解放教育”,这意味着()。
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主动需要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A) 为直接目的 应该允许学生怀疑、质疑,提出不同见解,提出反面意见 (B)
学生的主体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活动中,也体现在管理活动、交往活动和其他 (C) 一切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生活中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在学校的监管中由学生自主探索进行 (D)
[分值:2.0] 3. 教育新思路构建的方法和模式主要是()。
教的人选适合 (A)
教的内容鲜活 (B)
教的效果激活 (C)
教的方法灵活 (D)
第 12 页 共 26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