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一、实验探究题
1.阳台上的花草总是朝向光较多的一面生长。植物的生长与光照有什么关系?现有实验材料“方形盒〞、“绿豆苗〞等,请设计完善以下实验进展探究。
〔1〕把长势良好、相似的假设干数量〔较多〕绿豆幼苗分成两组,第一组用只有一个侧面开孔〔一个〕的纸盒罩住绿豆苗,第二组用________的纸盒罩住另一组绿豆苗,然后将两组放在均匀光照条件下,进展培养并观察长势情况。
〔2〕有同学认为,要得出植物的生长与光照的关系,只要将一盆绿豆苗横放即可,你认力该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
〔3〕实验中选用长势良好、假设干数量〔较多〕的绿豆幼苗的目的是________。 2.林伟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进展如下实验。
〔1〕该同学使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将装置放于黑暗环境中24进展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4小时后,该同学将正在燃烧的蜡烛放入玻璃缸中,观察到蜡烛熄灭,于是得出“植物的呼吸作用会〔2〕
产生二氧化碳〞结论?请你评价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该同学想要验证“植物进展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应该选择图乙中的哪两套装置组成对照实验?________。
3.课外科学小组进展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一样的同种植物叶,分成四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一样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绘制成甲图所示,请完成
以下问题。
〔1〕分析数据可知: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________mg。
〔2〕图乙是29℃时该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那么b点的含义是________。
〔3〕假设温度由29℃改为27℃,图乙中相应的a点在原位置________方〔填“上〞或“下〞〕。 4.近些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为探究雾霾造成的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有影响,小琳作出“昏暗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影响〞的假设,并做了如下实验:
第 - 1 - 页
①在大烧杯中装入清水,向内连续吹气3分钟,再分装等体积清水至3个玻璃瓶中。
②用打孔器在菠菜叶上打出直径1厘米的圆形叶片30片,各取10片浸没在3个玻璃瓶的清水中,并密封。
③将玻璃瓶分别放入装有台灯的甲、乙、丙3个密闭玻璃罩中。
④甲装置不放卫生香,乙装置内点燃1支卫生香,丙装置内点燃2支卫生香,如下图。
⑤翻开台灯30分钟,观察到甲、乙、丙装置内圆形叶浮起的数量依次为10片、4片和2片。 〔1〕步骤①,小琳往清水中吹气是为了让清水富含________ (填气体名称)。
〔2〕步骤④,用点燃的卫生香在密闭环境中造成烟雾,是为了模拟________天气,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进展________。
〔3〕步骤⑤,圆形叶进展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 (填气体名称),使叶片浮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装置________中的菠菜叶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4〕实验结果能否支持小琳的假设?________。为使实验更科学准确,小琳屡次重复实验,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
5.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呼吸方式有所不同。如图表示黑暗中某植物的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 O2 吸收量和 CO2 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
〔1〕外界氧浓度在 10%以下〔即 P 点之前〕,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既进展有氧呼吸又进展无氧呼吸, 作出该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该器官的释放CO2 与吸收O2 两条曲线在 P 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
〔3〕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
A. 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 10%以上; B. 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 5%左右; C. 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 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
6.为探究绿色植物进展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局部和白色局部界限明晰。他的实验装置如下图,请分析答复:
第 - 2 - 页
〔1〕实验开场前,为防止叶片上原有有机物的干扰,应如何处理?________。
〔2〕处理好之后,放到阳光下4小时,同时摘下叶片A、B,标记、脱色、清洗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如下表。 加碘液后的颜色 颜色 叶片A 叶片B 绿色局部 白色局部 绿色局部 白色局部 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比拟叶片A的绿色局部与白色局部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该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可作为以下关于进步大棚蔬菜产量的哪些措施的根据 。 A. 保证蔬菜大棚内的适宜温度,不受冻害和高温危害 B. 进步棚膜的透明度,保证作物采光 C. 蔬菜作物的水肥及时供给,特别是苗前施肥,以及生长盛期之前的水肥供给 D. 保证在一定时间内进展通风,以保证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的供给
7.某同学研究植物的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他选择了两株萌发不久的水稻幼苗,切去谷粒,把一株的根浸在清水中培养,另一株的根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培养,两个星期后,情况如以下图所示。
〔1〕浸在________的植株长得更强健。
〔2〕为使实验结果准确,此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 (至少写出两个)。
〔3〕你认为此实验________ (填“需要〞或“不需要〞)改良(如不需要改良,那么后一空不填)请提出你的一个改良方案:________。
8.某同学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分一样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①所示),其中B组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答复以下问题:
〔1〕假设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拟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两种正确的组合:________或________。
〔2〕假设选择A、B两组进展对照实验,比拟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那么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无机盐,该同学为了验证镁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一样,观察比拟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如图②所示)。你认为这样的实验设计合理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第 - 3 -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