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仰望天空
新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科学
1.恒星(太阳):能自己发光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行星(地球):通常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卫星(月球):是指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有人造卫星和天然卫星两种。
太阳、地球和月球都是球体
太阳地球月球的大小比较(视频)
2.为什么天空中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大呢? 解释:因为太阳离我们地球的距离比月球离我们的距离远的多,越远的物体看起来会越小,再加上太阳比月球大的多,所以天空中看到的太阳和月球差不多大。
3.图片中太阳、地球和月球都很亮,是不是它们三个都会发光发热呢?
解释:只有太阳会发光发热,而地球和月球并不会发光,图片中地球和月球看起来亮是因为放射了来自太阳的光线。
第2课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中午最短。
2.日晷:日晷是古代测量时间的仪器。 制作简易日晷(科学书本P46): ①根据太阳找方向 ②对准方向,平放纸板
③在纸板的中心立上小短木杆 ④在纸板上描绘影子 日晷的使用:
①一共有12个时辰,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个小时;
②影子所落在的位置就是所在的时辰。
3.生活中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解释: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物体影子的变化。
第3课 影子的秘密
1.影子形成的原因:光被阻挡了(影子形成的三要素:光源、阻挡物和屏) 2.影子的变化:①大小:被照射物体距离光源远近,离光源越近,大小越大
②形状:与照射物体的被照射面有关
③方向:光源照过来的方向有关 ④长短:光源照过来的角度有关
第4课 月相变化的规律
1.月相: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月相的变化是由一定的规律的。
农历初七、初八 农历初二、初三
农历十五、十六
农历二十七、二十八
农历二十三、二十四
2.*拓展知识: 北
天空中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东 西
南
第5课 月球——地球的卫星
1. 月球特点 ①形状—球形。
②年龄—约45亿年。 ③直径—3500千米。
④与地球的距离—约38万千米。
⑤表面有很多环形山(是由陨石撞击形成) ⑥月球暗的地方叫月海,亮的地方叫月陆。 ⑦月球上没有空气。
*⑧任何星球都有引力,质量越大引力越大。 (月球的引力会影响地球上的涨潮与退潮)
⑨月球永远是一个面对着我们地球,即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 (*原因是月球绕地球一圈和自转一圈所用时间相同)
第6课 地球的形状
1.地球是一个球体,因为赤道半径比极半径大,不是正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2.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子:
①人们利用望远镜观察从远方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②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行了一圈。
③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到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的。
第7课 地球—水的星球
1.地球是一颗液态水十分丰富的星球
(地球上的水分为淡水和海水,而淡水是我们日常的生活用水,淡水资源只占2.7%) 2.淡水在我们生活中一般存在于河流、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等。 3.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海洋大概占71%。 4.数格子来比较面积
第8课 太阳、月球和地球
1.太阳、月球和地球的特点
①有充足的空气 ②表面有环形山 ③会发光发热 ④自身不会发光 ⑤是一个球体 ⑥表面有海洋和陆地 ⑦生活着形态多样的动植物
③⑤
②④⑤
①④⑤⑥⑦
2. 地球上的资源有很多,有大气、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各异的动植物。(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资源,制作地球主题海报)
3. 月球上有很多矿物资源。环形山是月球的特点,月球的暗与亮表示月海与月陆。 4. 太阳能给我们光和热,太阳还有耀斑、太阳黑子、日珥等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