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一)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1:03: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31.下列气候类型中,其成因一般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无关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5回答13--15题。

32.图中①—④地层和⑤、⑥岩石按形成过程由老到新的排列次序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⑤

C.⑤⑥①②③④

( )

D.⑥⑤①②③④

33.图中最有可能储存石油的是 ( )

A.⑤处 C.⑦地下某处

B.⑥处 D.⑧地下某处

34.⑤处岩石最有可能是 ( )

A.板岩 C.玄武岩

B.大理岩 D.砂岩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35题。

35.甲图中AB段河流流向可能是 ( )

A.西北流向东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不能确定 D.自东向西流 36.丙图中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时,可能是由于出现下列现象中的 造成的。( )

A.气旋活动频繁 B.梅雨连绵 C.冰雪融化 D.春雨霏霏

37.关于乙图EF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

①E岸河床较缓,F河床较陡 ② E岸河床较陡,F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读“某地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已知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始终垂直。据此完成6—8题。

38.图中表示风向的是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A.a B.b C.c D.d 39.该地一定位于

A.日本 B.澳大利亚 C.印度 D.德国 40.当南非的开普敦盛行图示风向时,汕头市与开普敦

A.盛行风向一致 B.白昼长短一致 C.均为高温期 D.均为多雨期

二.综合题(40分)

41.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图中由A→C→B的方向如何变化? 。 (2)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 (3)若此时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则此后几天地球公转的速度将变 。 (4)A、B、C三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是 。 42.读某海区海水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该海区属于 半球(南或北)。(1分) (2)A、B两处,属于暖流的是 ;原因

是 。(2分)

(3)该海域利用价值最大的海洋资源可能是 。

(1分)

(4)若该海区位于太平洋,则洋流B是 。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

(1分)

43.读“经纬网示意图”(图12),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图中经纬网表示的范围是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2)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 。 (3)B点位于A点的 方向。 (4)A点到D点的最短距离比B点到C点的最短距离 (长或短)。 (5)图13是“B地某日旗杆杆影子方向变化图”,则该日日出方向为 (甲、乙、丙、丁)处,其季节为 。 44.阅读下面材料和图示,分析回答:(8分) 材料一: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里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为了躲避 酷热难耐的暑气,人们不得不跑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 材料二: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

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一)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n7zk3abku7px008u2n6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