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维修项目综合理论知识试题题库
一、判断题(100题)
1.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机可由经过相关专业培训但无上岗证书的维修人员
进行操作。(×)
2.不应使用CFC-12、HFC-134a等制冷剂对制冷装置进行开放性清洗。(√)
3.因被污染或其他原因不能确定其成分且不能净化利用的制冷剂,应排放到大气中。
(×)
4.卤素检漏仪是行业标准推荐的制冷剂检漏仪之一。(×) 5.允许使用一次性钢瓶对制冷剂进行回收。(×) 6.制冷剂中破坏臭氧层的成分是氯。(√) 7.防冻液中的乙二醇是没有毒性的。(×)
8.在R12制冷剂附近进行焊接作业会引起毒气的形成。(√)
9.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并通过质量合格评定,称重
装置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10.含有甲烷的制冷剂可以用于汽车空调系统。(×)
11.汽车空调的取暖系统有两大类,分别是余热式和独立式。(√)
12.压缩机输出端连接高压管路、冷凝器、贮液干燥器和液体管路,并构成高压侧。(√) 13.汽车空调压缩机主要采用蒸气容积式压缩机。(√)
14.汽车空调的三个重要指标分别是温度、湿度和空气清洁度。(√)
15.蒸发器的作用是将经过节流元件节流升压后的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沸腾汽化。(×) 16.鼓风机的作用是加速蒸发器周围的空气流动,将冷气吹入车内,达到降温的目的。
(√)
17.在制冷工程中,表明制冷剂状态参数的压力是指绝对压力。(√) 18.制冷剂蒸发时的潜热越大,需要的制冷剂循环量就越大。(×) 19.制冷剂有较高的稳定性,对金属、橡胶和润滑油无明显腐蚀。(√) 20.制冷剂从气体变成等温液体时放出的热叫做液化潜热。(√) 21.视液镜位于制冷系统的低压管路上。(×)
22.从汽车空调节流元件流出的制冷剂为低压气态。(×)
1
23.汽车空调冷凝器安装时,从压缩机输出的气态制冷剂一定要从冷凝器下端入口进
入。(×)
24.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制冷剂、冷凝器、蒸发器和液压调节器组成。(×) 25.为了防止水分的凝结,需要对汽车风窗玻璃加热,因此采用风窗除霜装置。(√) 26.制冷剂的循环量等于压缩机吸入制冷剂的量。(√)
27.实际制冷循环中的压缩过程不是一个等熵过程,而是个多变过程。(√) 28.蒸发器的热负荷加大,将使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下降。(×)
29.制冷剂的压力和温度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对任何给定的压力的值,存在一个相对应
的温度值。(√ )
30.在理想工况下,制冷剂在刚进入蒸发器时应蒸发完毕,此点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
它吸取了所有的潜热以使其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而不发生温度变化。(×) 31.节流元件可将空调系统的高压侧和低压侧隔开,通过节流效应使制冷剂压力急剧下
降而蒸发。(√)
32.压缩机用于提高制冷剂的压力,使之在系统中循环,并且压缩机将系统的低压侧和
高压侧隔开。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是低压稍有过热的气体,而离开压缩机则是高压和高过热的气体。(√)
33.贮液干燥器和贮液器的外观几乎相同,虽然二者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的,但
可以互换使用。( ×)
34.散热器的压力盖是保持必要的发动机温度而不损失冷却液所必需的,压力盖通常设
计的压力范围是200~300kPa。(×)
35.当相对湿度高时,蒸发器具有双重功能:降低空气的温度和空气湿度。由于空气中
湿气冷凝的过程带走了蒸发器的大量热量,导致蒸发器可吸收空气热量的能力大大降低。(√)
36.真空泵通过降低真空度而除去空调管路中的水分。其工作机理是在真空下,水分将
沸腾变为水蒸汽,再被真空泵吸走。(√)
37.空调压缩机运转,但制冷不足的原因是进气压力过低,而排气压力过高。 (×) 38.连接制冷管路时必须先在接头的“O”型圈上涂专用的冷冻机油。(√) 39.冷冻机油不参与制冷,过多反而会妨碍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 (√)
40.循环离合器的节流元件只能控制进入蒸发器内制冷剂流量,不能保证蒸发器不结
冰。(√)
2
41.HFC-134a系统快速接头的内螺纹是英制规格的。(×)
42.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机使用的环境温度为10℃~49℃。 (√) 43.制冷系统抽真空终了,应先关闭真空泵电源,然后关闭高、低压手动阀。(×) 44.汽车空调系统的转速控制电路是防止发动机熄火或过热的装置。(√) 45.制冷剂贮罐存放时应竖直向上放置,不得倾斜或倒置。(√)
46.制冷剂加注完成,在断开加注设备与制冷装置的连接管后,应用检漏仪检测检修阀
有无泄漏。(√)
47.制冷剂的净化是指用专用设备对回收的制冷剂进行循环过滤,去除其中的油、水、
酸和其他杂质,使其能够重新利用的过程。(√)
48.在环境温度为25℃±5℃进行制冷剂回收作业时,应能回收制冷系统内95%以上的
制冷剂。(×)
49.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机,按工作系统分为单系统和双系统。( √ ) 50.R12不溶水,如在制冷系统中有水分存在就会引起冰堵现象。(√ )
51.制冷系统中含有过量空气,会使排气温度、冷凝压力升高,可提高制冷量。(×) 52.制冷系统中含有过量污物,会使过滤、节流元件堵塞,形成“脏堵”。( √) 53.节流元件进口的管口处结霜,说明系统内制冷剂充注过量。(×) 54.小型制冷装置可充入一定压力的氧气进行检漏。(×)
55.冷冻机油极易吸水,所以使用后应马上拧紧冷冻机油的瓶盖。(√)
56.空调制冷系统运行时,若贮液干燥器出现结霜,则说明贮液干燥器堵塞或损坏。(√) 57.用于制冷剂R12或R134a的空调压力表一旦使用,是不可互换使用的,原因是这两
种制冷剂和冷冻机油不能混用,否则会对空调制冷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 58.在使用气体泄漏测试仪(卤素检测仪)进行检漏时,应将探测头接触到部件表面进
行检测。(×)
59.在使用荧光检漏仪进行检漏时,应将注射器连接到空调高压检修阀上,注入正确的
量后断开注射器。(×)
60.在使用专用仪器对制冷剂进行鉴别时,应确保出口处样品为气态,不允许有液态样
品或油流出来。(√)
61.如果怀疑是系统中的空气导致的高压故障,那么可以通过压力表的特殊操作方法排
放出空气,而不必重新抽真空和加制冷剂。(×)
62.从冷凝器出来的制冷剂并非总是100%液体,因此可能有少量的制冷剂以气态留在冷
3
凝器中,但不会影响整体制冷性能,因为下一个部件是一段长的液管或贮液干燥器。(√)
63.由于酒精能够降低水的凝点,因此可以向空调系统中加入少量酒精,以防止因水分
冻结导致的故障。(× )
64.在空调故障检修作业中,应确保选择适当品牌和等级的冷冻机油,以保证与所使用
的制冷剂的相容性。(√)
65.在进行制冷性能测试时,应将空调设置在最大冷却状态,同时将鼓风机的风量设置
在最高挡。(√)
66.制冷剂鉴别设备应具备检测制冷剂类型、纯度、非凝性气体以及其他杂质的功能。
(√)
67.制冷剂检漏设备应与制冷剂的类型以及所采用的检漏方法相适应。(√) 68.在汽车维修过程中,凡涉及制冷剂循环系统的作业,在维修前均应对制冷装置中的
制冷剂进行回收。(√)
69.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设备与制冷装置连接前,应进行制冷剂类型的鉴别和纯度的
检测。( √)
70.制冷装置中存在一种制冷剂(HFC-134a或CFC-12),且与制冷装置规定的制冷剂类
型相符,应进行回收。纯度低于96%时,应按要求进行净化。 (√)
71.制冷装置中存在“未知制冷剂”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制冷剂,表明制冷装置中是多种
制冷剂的混合物。这时可以使用回收/净化/加注设备进行净化操作。(×) 72.采用回收/净化/加注设备进行制冷剂回收,应按设备使用手册进行管路连接及操
作。回收前,应将软管中的空气排尽。( √)
73.应按制冷剂的类型分类回收,不应将HFC-134a与CFC-12混装在一个贮罐中。( √) 74.根据制冷剂检测结果:制冷剂纯度低于96%时,在完成回收操作后,应再次采用制
冷剂鉴别设备检测已回收到贮罐中的制冷剂纯度。当纯度仍低于96%时,应按要求进行净化操作;当纯度不低于96%时,可不执行净化操作过程。 (√) 75.如设备功能允许,制冷剂净化操作可与抽真空操作同步进行。(√) 76.当制冷剂纯度不低于96%时,可结束净化过程。(√)
77.完成制冷剂净化操作后,应将分离出来的冷冻机油排入排油壶中,无需进行计量。
(×)
78.如制冷剂的回收与净化是连续的操作,在回收操作完成后,应尽快进行纯度指标检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