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 1. 按要求填空。 (1)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2)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3)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有“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两句。__________《苏幕遮》中写荷花的句子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 【答案】 (1). 竟无语凝噎 (2). 假舟楫者 (3). 映日荷花别样 (4). 周邦彦 (5). 一一风荷举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考生应在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噎”“楫”。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 2. 按要求选择。 (1)以下句子不适合表达惜别情感的一项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2)填入下列语段[甲][乙]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菜瓜,[甲],茎蔓生,叶子心脏形,花黄色。果实长形或椭圆形,皮白绿色,[乙]。 A.[甲]一年生草本植物 [乙]是一种蔬菜 B.[甲]是一种蔬菜 [乙]一年生草本植物 C.[甲]一年生可食草本植物 [乙]是一种蔬菜 D.[甲]是一种蔬菜 [乙]一年生可食草本植物 【答案】(1)D;(2)A - 1 -
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学问的技艺 徐贲 ①人们在讨论“学问”问题时,总是强调学问的学识,而忽视学问的技艺,在论及学问的时候,关注的是学识的积累(阅读、思考、见解)和学识的文字产品(著作,授业,演说),但是,在学识积累和文字产品之间,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近几年来,西方对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一17世纪)人文学者的研究中,形成了一种对他们学问技艺的关注:他们是怎么处理和管理知识信息的,怎么记笔记和做评注等。 ②学识积累既是一个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消化知识的经历。在这个过程和经历中,关键是如何处理和管理知识。从阅读的文本中提取选段或要点,用某种方式储存起来(记忆或笔记)。储存知识需要学识与技艺协调配合,方才能够有效地储存有价值的知识,排除掉无价值的,有了妥善的储存,才能在需要的时候信手拈来,或者至少知道到哪里去搜寻,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 ③中世纪(5世纪-15世纪)的学者大多每读一本书都会做这本书的私人笔记。15世纪以后,由于印刷术的推广,这种笔记方法还成为一种在学校里传授给学生的学习技能。怎么做笔记并没有一定的成规,那时不同的教师对学生有不同的建议。有的教师建议,阅读书籍时先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评注(自己的理解、看法、联想等等),然后再在笔记本里整理成比评注更完整、连贯的笔记。但是,也有的教师认为不一定要这么做,只要在书页上留下评注即可,不必再誊写到笔记本上,16世纪卖得最好的是给学生用的笔记集萃和文摘汇编,教师拿这些书“做课外指导”,整个20世纪,都在不断引进新型存储介质——录音带、录像带、缩微胶卷、复印机、计算器,电脑磁盘等,这些存储介质极大地拓展了‘人工记忆’的范围和可用程度。把信息装进自己脑袋的重要性似乎越来越低。今天,重申记忆对于学习的关键作用,也就有必要重新认识历史上曾经被学者们重视的笔记技艺。然而,笔记毕竟只是帮助记忆,训练记忆,而不能代替记忆。笔记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记忆辅助,一种工具性技艺,其用途是帮助管理个人记忆本身难以独立处理的大量知识信息。如果用笔记来帮助记忆,而不是弱化记忆,那么笔记就不仅有助于学习,而且也有助于写作。 - 2 -
④在过去,笔记本里的知识内容是个人自己储存的,但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网络保存着由无数他人共同聚集的许多知识内容。记忆不是不再重要,而是作用发生了变化,这就好比许多原先要你自己做的事情,现在可以交给秘书,这并不意味着你现在无事可做,而是说,你现在要做的是与以前不同的事情。 ⑤的知识海洋里找到和运作自己需要的知识内容,成为一种重要的有效求知方式。它特别取决两项能力,第一是辨别信息的真伪,那需要运用批判性的思维。第二是确定信息的相关性,那就需要选择与解决问题有关的知识信息,排除干扰和非相关的知识信息(哪怕那是真实的知识信息),这对于做学问的写作者尤为重要,因为互联同能够为这种写作所能提供的全部信息便利都是以他是否能够运用批判思维和判断知识相关性为前提的,否则太多的信息反倒会成为一种累赘和妨碍。但是,光有这两项能力还是不够的,那些只是关乎逻辑思考的能力。全面的思考还需要在写作或讨论具体问题时,能够在头脑里激活大量的个人知识记忆。互联网不应该是个人记忆的代替品,而应该提供上网者与它互动的良机,刺激他的智力兴奋点,激活他的个人知识记忆,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个人必须拥有用某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储存的知识记忆。这种记忆对一个写作者来说,尤其重要。 (选自《随笔》2018.1有删改) 3. 第②段画线词语“信手拈来”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内容。 5. 对第④段画线处“秘书”作用理解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 互联网时代,“秘书”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搜索整理资料。 B. 互联网时代,“秘书”可以帮助我们管理资料并处理日常事务。 C. 互联网时代,“秘书”可以建立资料库并能完全代替我们工作。 D. 互联网时代,“秘书”可以帮助我们处理管理知识信息。 6. 第⑤段作者是如何层层推出自己观点的? 7. 结合本文观点,举例谈谈你学习语文的有关体会。 【答案】3. 随手拿来;文中指自由熟练地运用自己记忆储存的有效知识。 4. 笔记技艺的演变以及笔记和记忆的关系 5. C 6. 第⑤段先从互联网时代有效求知方式需要批判性思维和判断知识相关性两项能力谈起,接着用“但是”转折,强调全面思考激活大量的个人知识记忆重要性。最后阐释互联网和个人记忆的关系,推出“拥有用某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储存的知识记忆是运用互联网有效求知的前提”的观点。 7. 韩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语文就是一门学习汉语,运用汉语的基础课程,它帮助我们理解汉语语言运用的规律,从而利用文字解决疑惑,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我们都得益于语文的学习,它培养我们的感性,增强我们对于情感的体验,可以说是一门不可或缺的人生的基础课。联系本文观点举例谈学语文的有关体会即可。 - 3 -
【解析】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结合文本内容解读成语的意思,信手拈来,词典里的意思是随手拿来,用在文段中的意识是形容自由熟练地运用自己记忆储存的有效知识。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概括段意的试题,考生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第三段,然后从第三段的对象和具体内容上概括段意,根据理解第三段是在说笔记技艺的演变以及笔记和记忆的关系。 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对第④段画线处“秘书”作用理解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 互联网时代,“秘书”可以建立资料库并能完全代替我们工作。“完全代替”说法过于绝对,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秘书”只是有很强大的辅助作用。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论述段落的结构和内容,考生要注意从第五段中找出其论述的层次,然后概括各个论述的内容即可,根据理解第五段是先从互联网时代有效求知方式需要批判性思维和判断知识相关性两项能力谈起,接着用“但是”转折,强调全面思考激活大量的个人知识记忆重要性。最后阐释互联网和个人记忆的关系,推出“拥有用某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储存的知识记忆是运用互联网有效求知的前提”的观点。 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的观点,并要求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解读观点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根据理解确定本文对学习语文的观点——关注生活、注重实践,根据理解可以举例论证:韩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语文就是一门学习汉语,运用汉语的基础课程,它帮助我们理解汉语语言运用的规律,从而利用文字解决疑惑,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我们都得益于语文的学习,它培养我们的感性,增强我们对于情感的体验,可以说是一门不可或缺的人生的基础课。联系本文观点举例谈学语文的有关体会即可。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两株玉兰树 陈忠实 ①几年前我重回原下小院读书写字,我便在大门右侧的围墙根下挖坑栽下了玉兰花幼苗。为了便于浇水和保护,我在玉兰幼苗四周用砖箍了一圈护栏,得到我的用心守护和浇灌,玉兰树苗日见蹿高,分枝,加粗,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我便期待花苞的出现。恰好盼到玉兰树应该发苞开花的规定期树龄,不仅没有开花,失望且不论,等到叶子成型,我发现了非常的征象,本应是深绿色的叶子,却呈现着浅黄;即使到盛夏烈日暴晒的时候,各种树叶都变得深绿近青的颜色,我的玉兰树叶反而由浅黄变得几乎透亮了。任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