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考研心理学社会心理:偏见与歧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5:56: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考研心理学社会心理:偏见与歧视

复习进入暑期强化阶段,这个时候如果对自己专业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的考生需要抓紧时间了,考研的复习到暑期阶段就要逐渐展开更深入的以高分为目的的战斗了,专业课的复习也需要尽快展开,下面太奇考研老师为大家专业课暑期复习需要备足的考研资料,希望对2016考研人的选择起到一定的帮助。 社会关系(二) 1.偏见与歧视

(1)偏见的含义: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偏见与态度中的情感要素相联系,其行为成分体现在歧视上,如性别歧视等。

(2)偏见产生的原因:①团体冲突理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②社会学习理论:偏见由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所致。③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和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内团体与对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等都助长了偏见。④心理动力理论:用个人的内部因素解释偏见,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

(3)偏见的影响:①对知觉的影响:比如\灰姑娘情结\。②对他人行为的影响:如自证预言,也叫自我实现预言效应。③疏离。

(4)偏见的消除:社会化;接受教育;直接接触;自我监控;合作。

(5)歧视的含义:在政治、经济、文化或其他领域里,在人权以及基本自由的认识、享受、行使上,针对某个人群所施加的妨碍其权利生效的一切约束、排除和限制。

(6)偏见、刻板印象、歧视。刻板印象偏向于认知,是偏见与歧视的认知基础;偏见偏向于情感;而歧视则偏向于行为倾向。偏见与态度有关,但又不同于态度。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而偏见则是与情感要素相联系的倾向性,它对他人的评价建立在其所属的团体之上,而不是认识之上。既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逻辑。

(7)偏见与歧视的形成因素:①情绪因素:替罪羊理论。②社会因素:社会地位的不平等;成群结党,明分彼此。③人格因素:独裁主义。④认知因素:类别化,选择性信息加工。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第 1 页 共 1 页

搜索更多关于: 考研心理学社会心理:偏见与歧视 的文档
考研心理学社会心理:偏见与歧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nhpi3rgne7b8vd53zj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