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能分辨并说出本课4首音乐作品所属的民族,
能在分组讨论后,归纳出音乐作品中的民族特色。
2 能从音乐中了解到背后的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如何从音乐中发掘背后的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同学们聆听下面四段音乐,你能分辩出它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吗?说出理由。 苗 —— 飞歌 藏 —— 北京的金山上 蒙 —— 辽阔的草原 维 —— 掀起了你的盖头 请学生举手回答 二 新课
同学们回答的都很不错,我们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它们的民歌也因此各具韵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中国少数民族民歌。 (一) 酒歌,一杯酒
酒歌是中国民歌体裁风俗歌的一种,演唱于传统节日,婚丧,祭
祀等礼仪活动的宴饮时刻,在这个场合演唱的各具,会有一些什么特点呢?
请学生回答。
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两首歌曲片段,边听边思考,它们分别属于哪两个民族。 1 藏族
藏族歌曲的演唱风格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化背景、劳动条件、年代等而各有差异。
提问 :我们刚才听的这首歌曲属于哪一类?
藏族民歌的演唱中会使用到一种很特殊的演唱技巧,有没有同学发现过?很有特色的一种颤音。
西藏民歌的主要特点是活跃热烈、朴实和抒情优美。声音要求首先要自然流畅,在风格较强的歌曲中,偶尔出现用喉头控制声音的情况。这种唱法在民间称“枕固”,其意是说嗓子的拐弯处,是特殊的声乐装饰技巧。 这样一点点的小颤动,会不会影响到藏族的舞蹈呢?
提问:藏族民间舞蹈中中的这些典型的舞蹈动作和它的历史有联系吗?
它和高原地区繁重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他们跳舞时,这些动作会自然地体现在舞蹈中,使动态形象带有明显的宗教心理因素。然而,这些动作主要来自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协调,从舞蹈角度来看,具有另外的一种劳动形
成的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带有艺术性的创造。
藏族民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起音都会起在比较高的音上,但是结尾又会落到低音,同学们再联系历史,想想这又是为什么呢? 2 新疆
又被称作“歌舞之乡”。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印度等国家交界。这种地理环境,使得新疆的音乐深受阿拉伯音乐的影响,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是乌兹别克族的民歌。 各族民歌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活泼鲜明,结构规整对称,情绪热烈欢快,大多采用七声自然调式,也有用五声调式,b7、#1、#2、#4、#5等变化音的使用丰富而有变化,色彩鲜明独特,乡土气息较浓。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阿瓦日古里》、《阿拉木汗》 提问:新疆地区的音乐旋律有很浓厚的异域风情,为什么?
说到新疆音乐,不能不提到的就是十二木卡姆。十二木卡姆是木卡姆中的一种,是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她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身,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 欣赏片段
我们再看看几种典型的维族乐器。
新疆被称作是“歌舞之乡”,被称作是“马背上的民族”是哪个民族? 3 蒙古族,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民族,豪爽大气是这个民族的性格,它属于北方草原文化民歌区。蒙古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歌曲是反
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
接下来我们辨别一下这两首哪一首是长调哪一首是短调,为什么? 听赏
根据长调歌曲的特点,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短调歌曲的特点: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 在藏族民歌中 有枕固这种演唱技巧,蒙古民歌中也有一种独特的演唱技巧,那就是“呼麦”, 欣赏
最后 ,我们来欣赏一首苗族的飞歌,这首歌曲里面有一个特性音 大家仔细听听 然后看谱子 告诉我这个特性音在歌曲的那一个地方。 学唱《歌唱美丽的家乡》,体会特性音降3.
思考:为什么被称作“飞歌”,为什么出现快慢对比,为什么会有拖音?
巩固
再次辩听四首民歌 三 小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