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宏观经济学试题卷库和答案.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0:37:0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投资会减少;B、消费会减少;C、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因素都是。 2、总需求曲线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因( )而右移。

A、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 B、政府支出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 D、税收减少。 3、使总供给曲线上移的原因是( )

A、工资提高; B、价格提高; C、需求增加; D、技术进步。 4、在短期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力量是( )

A、需求; B、供给; C、工资; D、技术。 5、在长期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力量是( )

A、需求; B、供给; C、工资; D、技术。

6、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时,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总供给曲线移向( )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 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 7、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使产出(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8、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货币政策使价格水平(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二、 判断题

1、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

2、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表明总供给曲线是长期总供给曲线。( ) 3、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反方向变动。( ) 4、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 5、若扩张总需求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 三、 简答题

1、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有何不同? 2、在萧条经济中,价格水平下降。根据向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将刺激总需求增加。这样,

萧条将会自动走向繁荣。这种说法对不对?试分析。 3、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4、总需求曲线与单个商品的需求有何不同? 四、 分析说明题

1、国民收入决定的三种模型有何内在联系?

2、用AD-AS模型比较两种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 五、 计算分析题 1、设消费函数C=100+0.75Y,投资函数I=20-2r,货币需求函数L=0.2Y-0.5r,货币供给M=50。 价格水平为P。求: (1)总需求函数;(2)当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3)政府购买增加50时的总需求曲线并计算价格为10和5时的总需求;(4)货币供给增加20时的总需求函数。 2、设劳动需求函数L=400-10(W/P),名义工资W=20,未达充分就业时劳动供给弹性无限大,充分就业量为380。 (1)求P=2时的就业状况;(2)求P=5时的就业状况;(3)价格提高多少能实现充分就业。

3、已知:C=100+0.7(Y-T), I=900-25r, G=100, T=100, Md/P=0.2Y+100-50r, Ms=500, P=1,

求均衡的Y和利率r。

4、已知货币供给量M=220,货币需求方程L=0.4Y+1.2/r ,投资函数为I=195-2000r,

储蓄函数S=-50+0.25Y。设价格水平P=1,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第四单元答案

一、D、A、A、B、A、D、D、D; 二、错、对、错、对、对; 三、1、(1)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会提高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提高使实际货

币供给减少,由此导致利息率上升;(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量,利息率会下降。但由于价格水平会提高,而价格水平提高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因此,利息率的下降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2、不对。根据总需求曲线,价格下降确实会使总需求增加,但只是有可能性。是否下降还

要取决于总供给。在萧条经济中,总供给处于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水平,价格不可能继续下降。因此,虽然由于可能性的价格下降,总需求会扩张,但是,该经济实际上不可能按照这种方式由萧条自动地走向繁荣。

3、(1)名义工资提高使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它表明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

名义工资提高造成利润下降,迫使企业降低产量。(2)技术进步使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它表明技术进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企业愿意增加产量。 4、(1)总需求是指支出,单个商品需求是指商品数量。(2)总需求受价格总水平影响, 单个商品的需求受相对价格的影响。(3)二者都受到价格的影响,对前者的解释必须从利息率的变化入手,对后者的解释则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四、1、(1)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是建立在价格水平不变、利率不变的前提下,用乘数理论来解释财政政策的效应。该模型对产出决定和政策效应的分析实际上总需求分析。(2)IS-LM模型保持了价格水平不变的假设,在此基础上引入货币因素,从而分析利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该模型在利率可变情况下,分析总产出决定,并分析了利率的决定。对财政政策的分析既保留了乘数效应,又引入挤出效应,还分析了货币政策效应。但是该模型仍然是总需求分析。(3)总供求模型引入劳动市场从而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放弃了价格不变的假设。该模型在价格可变的情况下,分析了总产出的决定并分析了价格水平的决定。不仅分析了需求管理政策的产出效应,而且分析了它的价格效应。不仅进行了总需求分析,而且进行了总供给分析。

2、发生通货膨胀价格水平过高,对付通货膨胀就是要使价格水平降下来。根据AD-AS模型有两种方法,一是抑制总需求,AD曲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减少;二是增加总供给,AS曲线向右下方平行移动,价格水平下降,国民收入增加。从理论上讲,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方法更好。但实践中,增加总供给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旦通货膨胀来得比较快,采用的更多的仍是第一种方法。从长期来看,为防止通货膨胀,应采取措施改善供给尤其是有效供给。 五、1、(1)由Y=C+I得IS曲线:r=60-1/8Y 由M/P=L得LM曲线:r=-100/P+0.4Y 联立两式得总需求曲线:Y=190/P+114.

(2)根据(1)的结果可知:P=10时,Y=133;P=5时,Y=152。 (3)由Y=C+I+G得:Y=190/P+162 P=10,Y=181;P=5,Y=200。

(4)LM曲线为:r=0.4Y-140/P,再结合IS曲线r=60-1/8Y,得:Y=267/P+114

2、(1)P=2时L=400-10(20/2)。劳动供给大于劳动需求,劳动需求决定就业,就业为300,失业为80。

(2)同理,就业为360,失业为20;

(3)380=400-(200/P),得P=10,即当价格提高至10时,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3、由Y=C+I+G得:0.3Y+25r=1030;

由Md/P=Ms得:0.2Y-50r=400。 联立得:Y=3075;r=4.3。

4、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为:I=S,故0.25Y+2000r=245;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M/P=L ,故0.4Y+1.2/r=200; 联立得:Y=500, r=0.06。

第五单元 一、 单项选择题

1、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

A、人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 B、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 C、消灭了自然失业的就业状态; D、消灭了自愿失业的就业状态。 2、引起周期性失业的原因是( )

A、工资刚性; B、总需求不足;

C、经济结构的调整; D、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3、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

A、消费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均指数; D、以上均正确。

4、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 )

A、债务人; B、债权人; C、在职工人; D、离退休人员。 5、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财政赤字。

6、货币主义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 ) A、只存在于长期; B、只存在短期; C、长短期均存在; D、长短期均不存在。

7、认为长短期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均不存在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 ) A、凯恩斯主义流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供给学派; D、理性预期学派。

8、财政部向中央银行借债弥补财政赤字,导致高能货币(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9、财政部向公众借债弥补财政赤字,高能货币(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10、 中央银行收购公众持有的债券,导致债券价格(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1、 由工资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

A、需求拉动; B、成本推动; C、结构性; D、其他。 12、 由原材料价格提高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

A、需求拉动; B、成本推动; C、结构性; D、其他。 13、 政府支出增加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 )

A、需求拉动; B、成本推动; C、结构性; D、其他。 14、 通货膨胀使实物财产所有者利益(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5、 通货膨胀使货币财产所有者利益(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6、 通货膨胀使工资收入者利益(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7、 通货膨胀使利润收入者利益( )

A、提高;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 18、 抑制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是指( )

A、收入初次分配;B、收入再分配;C、收入、价格管制;D、其他。 二、 判断题

1、在供给型通货膨胀情况下,若扩张总需求,则价格水平提高。( ) 2、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就不能说实现

了充分就业。( )

3、根据奥肯定理,在经济中实现了就业后,失业率每增1%,则实际国民收入就会减少

2.5%。( )

4、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 5、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

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 )

6、凯恩斯认为,引起总需求过度的根本原因是货币的过量发行。( ) 7、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

货膨胀。( ) 8、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

垄断。( )

9、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学派,围绕菲利蒲斯曲线的争论,表明了他们对宏观经济

政策的不同态度。( )

10、 若发生通货膨胀则总产出一定增加。( ) 三、 简答题

1、凯恩斯是怎样解释失业存在的原因的? 2、失业的社会经济损失有哪些?

3、货币主义学派如何解释菲利普斯曲线的? 4、如果现在社会上失业率很高,人们估计政府要实现膨胀性经济政策,这属于适应性预期

还是理性预期?为什么?

5、什么是周期性失业?凯恩斯是如何解释需求不足原因的? 四、 分析说明题

1、试述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 2、试述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有利论和不利论的理由各有哪些? 五、 计算分析题

1、设某国价格水平在1998年为107.9,1999年为111.5, 2000年为 114.5。求: (1) 1999年和 2000年的通货膨胀率各为多少?

(2) 若以前两年的通货膨胀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年通货膨胀的预期值,计算2001年的通

货膨胀率。

(3) 若2001年的利率为6%,计算该年的实际利率。

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菲利普斯曲线为gp=36/U-10,其中P和U均为百分数表示。

搜索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试题卷库和答案.doc 的文档
宏观经济学试题卷库和答案.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nvdy4w2yj4n7xz5eecp3x5if1klmb00b11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