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初中语文素养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作者:胡颖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18期
“语文素养”是课标中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基本理念,旨在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语文素养”,既包括听说读写能力,又不止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同时让语文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优势。
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以及主体发展的需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注重在教学中将语文素养渗透到听说读写过程中,下面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强化“听”的训练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要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获取信息、整合信息,并应用信息。因此教师必须教给孩子正确有效的倾听方法,掌握倾听的技巧,让学生善于倾听。
1.激发听觉,从而引发学生思维
语文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教学习惯。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生动、流畅,课堂内容要丰富,方式要多样化。一旦教师的语言有了感染力、号召力,就能引起学生主动进行听讲,从而激发学生的听话兴趣,慢慢地学生良好的听话习惯就能得到培养。众所周知,耳朵是我们感知事物或获取信息最方便、最快捷也是最全面的感觉器官。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利用耳朵的功能服务于大脑,从而更多更广地汲取材料、充实情感、满足思维。 2.加强对学生听话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的训练及培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