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时2)
【学习目标】:
1、 知道盐酸、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 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和稀释方法; 3、 知道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重点难点】浓硫酸的腐蚀性和酸的化学性质。
【知识梳理】:知识点1、几种常见的酸 1盐酸是 颜色的液体,有 气味。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瓶口有 产生,这说明浓盐酸具有 性。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还可以制造 ;人体的胃液中含有 ,可以帮助消化。 2浓硫酸是 色 味液体, 挥发。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时,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它具有吸水性,常可用作 剂。浓硫酸 溶于水,溶解时会 大量的热。因此,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沿器壁慢慢注入 里,并不断搅拌。且不可将 倒进 里。浓硫酸具有强烈的 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等物质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 。所以,使用浓硫酸时应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时,应立即用大量的 冲洗,然后涂上3%~5%的 溶液。硫酸常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 、精炼石油和 等。
3浓硫酸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原因是 ; 浓盐酸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原因是 。 例题:醋酸、柠檬酸等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酸,它们在水中都能电离生成( )
---
A.H+ B.OH C.Cl D.SO24
知识点2、酸的化学性质
由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酸溶液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如: ⑴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色,使无色酚酞溶液 色。 ⑵酸溶液能与一些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 的金属)发生反应,通常有 气生成。
⑶酸溶液能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通常有水生成。
例题:下列不属于稀盐酸与稀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的是( ) A.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B.能与锌反应放出氢气 C.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能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有色溶液 【作业】
1、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浓盐酸和浓硫酸,将他们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在这过程后中( )
A、浓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B、浓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C、浓盐酸会变质 D、浓硫酸对杯底的压强逐渐增大 2、 酸具有共同的性质,是因为( )
A.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C.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都含有氧元素
3、下列化合物可以有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取的是( ) A.氯化铜 B. 氯化铁 C.硫酸铁 D.硫酸镁
4、一些国家正式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良碱性土壤 B.改良酸性土壤 C.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
5、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因此在稀释和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以下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其中规范的是( ) A.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B.把浓硫酸迅速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C.为了防止手沾到浓硫酸,稀释时不要搅动
D.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6、下列关于盐酸的用途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是( ) A.制氢气 B.除铁锈 C.制取二氧化碳 D.溶解氧化铜 7、对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B.纯净的盐酸往往带有黄色 C.盐酸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D.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8、将一瓶盐酸分成两等份,并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再将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等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都有剩余。若镁、锌分别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用a、b表示,则a、b两者的大小关系是( ) A. a>b B. a<b C.a=b D.无法判断
9、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共20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共放出1gH2,试判断原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A. Zn 和 Mg; B.Fe 和Mg ; C .Zn 和Fe ; D . Fe和Cu 10、下列物质既能与水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CO2 B.CaCl2 C.CaO D.CaCO3
答案: 1.D 2.B 3.D 4.B 5D 6C 7A 8C 9CD 10C
11、实验室盛放石灰水的瓶中常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该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加________除去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将一枚表面有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发生的反应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浓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Cu+2H2SO4(浓)
浓H2SO4ΔCuSO4+2H2O+SO2↑。
O2?CuSO4;②Cu???CuO 有人设计了两种利用铜屑制硫酸铜的方案:①Cu????H2SO4????CuSO4。这两种方案中,你认为_________(填序号)较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小明和小华进行盐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的实验研究。小明用较稀的盐酸,小华用较浓的盐酸。他们分别取等质量的锌粒与足量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将烧杯中物质总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图如图6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小明实验结果的是图中的曲线_________(填①或②)。 (3)比较图中的曲线②与曲线①的不同,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稀盐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我们知道,在稀盐酸中存在有H2O、Cl和H+等粒子。请你设计几个简单实验,探究可能是稀盐酸中的哪一种粒子使石蕊试液变红(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答案:
11. CO2+Ca(OH)2====CaCO3↓+H2O;稀盐酸;CaCO3+2HCl=CaCl2+ H2O+ CO2↑ 12.Fe2O3+3H2SO4=Fe2(SO4)3+3 H2O; Fe+H2SO4=FeSO4+H2↑
13.方案② 不产生污染,硫酸消耗量较少[提示:实验设计应遵循目的明确、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包括环保)、节约快捷、效果显著等原则]
14.(1)反应放出氢气、HCl逸出、反应放热导致水蒸发 (2)① (3)曲线②盐酸浓度较大,反应速率较大,所以开始曲线下降较快;曲线②盐酸浓度较大,逸出的HCl较多,所以最后的位置比较低
15. 方法一:向一只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数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呈紫色。将此试液分装在两枝试管中,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及稀硫酸,两只试管中的溶液均变红。说明可能是H+使石蕊变红。 方法二:用两枝试管分别取少量蒸馏水和NaCl溶液,各滴加紫
-
色石蕊试液,均不变红,说明H2O分子和Cl均不能使石蕊变红。说明可能是盐酸中的H+使石蕊变红。 方法三:用试管取少量稀盐酸,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试管中的溶液由红色变紫,最后变成蓝色。在反应后的溶液中,H2O分子和--
Cl仍然存在,而H+全部生成了H2O分子。说明H2O分子和Cl均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可能是盐酸中的H+使石蕊变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