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狠抓校纪校风建设,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校容、样貌,校纪、校风是一个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管理的内涵,是老百姓心中的口碑。净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突出量化考核的办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以活动推动工作”策略,全校上下齐抓共管,时时抓,处处抓,不留空白和空档,开展各种文明评比活动,建设学习型组织,规范学校健康的人际关系,为大家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向上的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首先,要建立一支过硬的政治思想工作队伍,选拔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并从政治待遇、经济待遇、评优晋级上予以重点倾斜。其次,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立高效课堂。我县人口少,学生基数少,加上地理、历史等原因,城步高中落后,生源质量较差。在此情况下,要赶超教育发达地区的兄弟学校,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全面推行教育教学改革,以特色立校,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超别人,做到事半功倍,提高教学质量。再次,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对城步一中来说,加大我校高中优质生源建设,已迫在眉睫。城步的优质生源已成为武冈和隆回高考优秀成绩的贡献者,谁抢到了好学生谁就能提高升学率。优质生源就是学校的生命力,抢生源就是抢生存。要终结生源大战,最根本的就是真正提高办学的质量,把心思真正用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教育办好了,质量上去了,优秀学生才留得住,先用质量留人,再用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我的校长观
(校长竞聘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同事和朋友们多年来对我的厚爱与支持,使我有机会今天站到这里,推荐自我,与大家竞争交流。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我的校长观”。
首先,谈一下我的一些基本情况(我是谁)。
我叫梁明月,1974年2月出生,1992年新惠师范毕业在大城子镇瓦房联中参加工作,开始从事物理课教学。期间,先后通过自学分别获得汉语言文学专科、教育学本科学历。1998年3月,在领导与同事的抬爱下,开始担任教导主任工作,1999年9月至xx年12月先后任原大城子二中、一中副校长工作,这期间,分别获得了县级优秀教训能手、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
xx年12月,根据教育局的安排,调任原三座店一中担任校长工作。期间,多次参加校长培训班,在职提高培训班等形式的学习,并带领学校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囧途走向了蓬勃发展、昂扬奋进的发展之路,先后获得了“课改先进校”“素质教育典型校”等多项殊荣。通
过八年的校长学习与实践,使自己具备了一个成熟校长的各种素质与品格。
xx年12月,全县教育布局调整,四校合并,成立紫蒙中学,开始担任紫蒙中学副校长工作,从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并主管初三
年级组教学,xx年即获得初升高综合排名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
第二,想和各位评委谈一下自我评价与认识(为了谁)。
19岁毕业,年轻气盛,朝气蓬勃。30岁不到,开始领导一个师生1700人的学校,更是踌躇满志,勇往直前。38岁又重新回到副校长的位置,常常会坐下来,思考过去。我经常问自己:曾经的你是一个好校长吗?过去取得的那么多成绩又有多少是你自己独立生成的呢?其实很多,自己只不过是作为一个参与者及幸福的分享者而已。自己思想灵活但身体懒惰;处事哥们义气但工作独断霸气;开展工作雷厉风行却虎头蛇尾,长不坚持始终??太多太多的不足与缺憾,常使思考中的我汗流浃背,羞红满面。
沉下水的叫积淀,静下心的是平和,原来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芸芸众生中自私与博爱、丑陋与美好、坚强与懦弱并存的平凡一员。
感谢过去,过去会是我未来的老师;感谢现在,现在就是我前行的源泉。
我非常讨厌愈演愈烈的教育功利化倾向,向往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但又不得不在现实的痛苦中挣扎,有时甚至想主动摆脱这种痛苦,但不知为什么自己又永远的在挑战自我,永远的追求着发展。工作让我不断地读懂教育,读懂管理,在成就教育、成就学校、成就教师的同时也成就着自己,这是我始终不渝的追求,也是我此行的目的。
最后,谈一下我对未来如果做校长工作的一点想法(依靠谁)。 这里不是谈我再做校长会去怎么做。未来的学校在哪里,有什么
样的人,有什么样的事,很飘渺,我谈不出,也不想现在去无的放矢。只是谈一谈对今后工作的理性思考。
其一、学校价值观的思考。
1、树立两个“上帝”论。即“对于学校,家长是上帝;对于校长,教师是上帝”。我应坚定地把家长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学校的最重要的指标,把教师对校长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校长的最重要的指标,以此增强“教育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
2、“牛论”。即“领导把我当人看,我把自己当牛看;领导把我当牛看,我把自己当人看”,以此来促进人性化管理的实施。做为校长,在学校管理诸多问题上,即要看清自己,更要看轻自己,即要任人唯贤,任人唯才,又要有容人之短,容人之过的胸襟。
3、“严格而自由”。 学校是必须有规范的,并且制度的成熟是学校成熟的重要标志。但规范应控制在能保障教育与管理的基础层面上;学校更需要自由,应积极倡导发展自由、学术自由等。
其二、办学目标的思考。
我曾经提出建设“和谐校园”、“数码校园”和“精神家园”的目标构想。“和谐校园”并不单指人际关系的和谐,它还应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事物间的和谐,例如教学与教研的和谐。“数码校园”不仅是提高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化水平,要让校园具有现代气息,要有不同于一般学校的丰富资源和强势交流的信息平台。“精神家园”的建设要让学生喜欢教师,喜欢学校,要让教师对学校有发自内心的良好感觉。能让师生都感到学校是自己的家,有归宿感,学校就有了一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