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祥林嫂的无聊。
“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弃在尘芥堆中,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在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
“她张着口,忆忆的站着,直着眼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无趣。”
不管是“无聊”还是“无趣”都是指精神方面的空虚,没有寄托。
但是我们知道,祥林嫂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无聊”的,第一次到鲁镇,“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祥林嫂在鲁四老爷的眼里,只是一个干活工具,根本没有争取做人的资格,可悲的是,她却丝毫没有察觉,反而很满足。
2、“照例”与“破例”
解读《祝福》,有一个词语是万万不能忽略的,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这两句中的“照例”,其实,文中能体现与“照例”相同含义的句子也不少,如“她比先前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祥林嫂初到鲁镇时,“大家叫她祥林嫂”,再到鲁镇时“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等等。
9
仅从称谓来看,人们对祥林嫂的第二次婚姻,并不承认,人们叫她什么,她就是什么,在祥林嫂的那个时代,女人是不配拥有自己的名字的,祥林嫂是这样,柳妈是这样,四婶也是这样,妻子附属于丈夫,丈夫一旦死亡,妻子不能再嫁,只能作为“未亡人”等待死亡的到来,尽管祥林嫂又嫁给贺老六,但人们依然叫她“祥林嫂”。任何女人不管嫁了什么男人,就永恒属于这一男人,这是一种“例”。
所以“祝福”活动,“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当然“今年自然也如此”,因为有祖宗传下来的那么多“例”可以照着去做,还有什么可“改变”的呢?
当然也有不照突例,甚至“破例”的现象。
“男女授受不亲”是多么坚固的“例”,可婆家来动祥林嫂的时候,两个男人,“一个抱着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她再嫁时“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擒着她也拜不成天地。”
也许这些男人是粗俗之人,不懂“例”,但也有明知“例”而破“例”的。
祥林嫂初到鲁镇,四叔皱过眉,但四婶“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份耐劳的人。”也就将她留下了,四叔当然也就默许了,祥林嫂再到鲁镇“四叔虽然照例皱着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关不大反对。”作为讲理学的老监生,四叔深知雇用祥林嫂是不合礼教的,但“皱眉”之后,似乎拥有一种贼胆,仍“破例”了。这不难理解,因为“破例”的背后是“实用”。呜呼!中国有太多太多的“照例”,也有太多太多的“破
10
例”,在“照例”与“破例”之间,祥林嫂们“不能怕黑暗,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是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关于《祝福》的主题,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也有人把它具体解释为揭露“四权”。下面再结合内容进行探究。
祥林嫂被婆婆卖到深山坳里,后来又被大伯赶出贺家,她第二次到鲁镇的遭遇,极其悲惨,封建礼教认为寡妇伤风败俗,何况她死了两个丈夫,更是不祥之物,封建卫道者,鲁四老爷就告诫四婶,不让祥林嫂祭祀时沾手。鲁镇的人们也以“又冷又尖”的态度对待她,祥林嫂精神上受歧视、压迫。柳妈又告诉她死后要被阎罗王锯成两半给两个男人,使她极端痛苦,灵魂得不到一点安宁。祥林嫂为自己的命运奋斗抗争,但她的一切努力得不到封建势力的承认和原宥。捐门槛赎罪后,四婶一声“你放着吧,祥林嫂。”给予她精神上最后的致使一击,她在鲁镇的祝福之夜,倒毙街头。
祥林嫂的婆婆、鲁四老爷、柳妈、四婶、庙祝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吗?
不是:
《祝福》中的卫家山是一个偏远落后的山村,那里没有封建文明,有的只是野蛮和愚昧,所以祥林嫂来到鲁镇前不知道妇女要从一而终,也不知道死后有灵魂和地狱。至于强迫“回头人”再嫁,在卫家山也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大家习以为常。但鲁镇的四婶对祥林嫂
11
的婆婆逼她再嫁就很惊奇,显然,如果祥林嫂是鲁镇人,就不会有被逼再嫁的可能了。而没有受过封建文明教育的婆婆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她的本意也不是为了杀害祥林嫂。
鲁四老爷和祥林嫂只不过是雇主和佣人的关系,有的只是经济关系,虽然受过封建文明洗礼的鲁四老爷对祥林嫂寡妇身份有些不满,但她对祥林嫂还是有些同情的,如果当时鲁四老爷不肯收留祥林嫂的话,她可能早沦为乞丐了,至于祥林嫂后来被驱逐,也只是因为她不能再胜任工作了,鲁四老爷也没有想置祥林嫂于死地。
《祝福》中的鲁镇人,大都迷信鬼神,但都是一种自愿行为,如果祥林嫂不愿相信的话,也不会有人强迫她相信。柳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善女人”,她出于同情才告诉祥林嫂死后有地狱的说法,劝祥林嫂捐门槛也是想帮助祥林嫂解脱死后的苦难。四婶在祥林嫂捐门槛后仍然不让祥林嫂参与祭祀的准备工作,打破了祥林嫂解救自己灵魂的幻想,是击垮祥林嫂的直接行为,但四婶这样做只是出于自己的信仰,对祥林嫂没有强制力的,从另一个角度看,四婶只是否定了祥林嫂活着时参与祭祀的权利,这和祥林嫂死后是否会进地狱关不是一回事。假如祥林嫂不知道地狱说,不相信地狱说,这对她没有太多不利影响,所以四婶也是杀害祥林嫂的元凶。此外,如果祥林嫂不去找庙祝的话,庙祝也不会主动去找祥林嫂。很显然,她对于祥林嫂的死也不能负责。
那么,到底是谁把祥林嫂推向死亡的深渊?
是封建礼教。封建礼教是“吃人”的,祥林嫂被“吃”是显然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