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气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0:47: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电气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0年4月19日

1

文档仅供参考

电气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确实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制订电气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能力;课程设置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和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学习与实践课程紧密衔接,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在现场或实习基地完成。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为: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电气工程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强, 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比较熟练的应用一门外国语。

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二、入学要求

1.招收对象主要为:取得学士学位后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在职人员。

2.报名和入学考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与工学硕士同时报名,同时考试,同时录取。初试成绩达到学院划定的最低分数线,健康体检合格的考生可进行复试。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培养方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用阶段式培养,包括:课程学习、企业实习、学位论文3个阶段,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培养阶段能够独立进行亦可交叉进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原则上实行双导师指导负责制,第一导师为校内硕士生指导教师;另一位导师为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专家或其它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和责任心强的技术专家;第一导师为主要责任导师。特殊情况下,在企业能够采用导师组责任制。具体步骤包括: (1)制订培养计划。

研究生入学三个月内,以校内导师为主制订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的制订应根据本学科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基本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

3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制订。培养计划应明确论文选题范围及形式,对课程安排、实习、实践学习计划以及撰写企业实习总结报告、撰写学位论文等提出要求,并给出进度计划。培养计划须经主管院长批准后才生效。 (2)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够相互交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在申请答辩之前修满所要求的学分。 (3)论文开题及答辩。

选题要求:论文选题要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开题答辩:论文由系所按学科学术方向组织校内和企业相关专家在听取研究生的选题报告后,对选题报告和论文工作计划进行评审。

论文开题时间:入学后第二学期末。 (4)企业实习报告。

按企业要求完成实习实践内容,实习期间每3个月向学院提交一份导师签字的实习报告,以利于实习实践培养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在企业实习结束后,研究生应在都按时的指导下完成企业总实习报告。并由企业相关专家就学生实践教学培养环节的表现给出鉴定意见。

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5)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要求:已完成专业培养方案所要求的学分;经过开题报告、完成企业实习;论文工作已经完成。

论文答辩时间:入学第二年末完成。 2.学习年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全部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

2020年4月19日

5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电气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o4f74a8qn9epjx24qwd4i6jo0x1m70125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