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个寒冷的冬天,在纽约一条繁华的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但并没有多少人给他施舍。有一天,一个诗人路过乞丐的身旁,乞丐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改写了一句话。那一天,乞丐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后来,乞丐又碰到诗人,便很奇怪地问:“你究竟给我写
了什么呢?”那诗人笑笑,念出了牌子上所写的句子。
2、你想知道是什么句子吗?我们一起来读:“春天快要来了,可我却看不到它。”
为什么换了一句话,效果变得好多了呢?
是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句的力量,正是这诗意的语言:“春天快要来了,可我却看不到它”让人们对乞丐产生了更多的同情。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儿童诗的世界。 二.赏诗引路,捕捉诗意 (一)赏读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简短的儿童诗,你们试着读一读,感觉怎样?课件出示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爸爸的鼾声 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 使我想起 美丽的森林 爸爸的鼾声 总是断断续续的 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 咦
爸爸的鼾声停了 是不是火车到站了
A.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首小诗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B.你们喜欢爸爸的鼾声吗?你们喜欢《爸爸的鼾声》这首小诗吗?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师相机板书:充满想象
2、在儿童诗的世界里,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而造成传神的诗意。
3、带自己的体会小组合作有感情的读儿童诗《爸爸的鼾声》。 (二)赏读儿童诗《不学写字有坏处空》
1、儿童诗就是这样简单有趣,老师这里含有一首非常经典的儿童诗,课件出示儿童诗《不学写字有坏处》,并范读: 《不学写字有坏处》 小虫写信给蚂蚁, 他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 表示( )( )( )。 蚂蚁收到他的信, 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 表示( )( )( )。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 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 怎么办呢?
2、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小诗,猜一猜小虫和小蚂蚁分别说了哪三个字?
3、生:小虫说:“你好啊”,蚂蚁说:“我很好”。 生:小虫说:“我不好”,蚂蚁问:“怎么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