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言学史》讲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5:35: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去分,而没有从语言的表现方面去分。这有待以后去完成。

二、希腊古代语文、语言学家的语言研究

古希腊的语文学家在古荷马史诗的校订出版过程中,出现了亚里士塔尔库斯和盛诺多图斯的派别之争,他们都对古希腊的语法结构做比较深入的研究,对于以前一般哲学家所拟出的术语重新加以估计。亚里士塔尔库斯和盛诺多图斯将分析语言的结果归纳成为各种范畴,分出了各种词类,为词在句子中的各种功能定出了适当的术语,就各种不同的题材写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在语言科学的历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但是一般来说,他们的工作还是比较零碎的,他们没有把研究的成果写成有系统的语法。

希腊语的第一本语法是亚里士塔尔库斯的学生特拉克斯的《希腊语语法》,就是适应争论的要求和罗马人学习希腊语的需要而编成的。《希腊语语法》把由柏拉图、亚里士塔尔库斯一切关于希腊语研究的成果加以概括,便成为一本有系统的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反响。

三、罗马古代语文、语言学家的语言研究

在公元前三世纪至二世纪,罗马的一切文化艺术,包括文学和宗教,都是从希腊传入的,希腊语成了他们唯一要学习的语文,因此学习希腊语就成了当时一种非常流行的风气。克拉特斯是当时希腊驻罗马的大使,后来在罗马教授希腊语,是古罗马的著名希腊语文教师,讲授语法理论。在罗马曾作过许多次关于语法理论的公开演讲,引起了罗马人对于语法研究的热潮。自此以后,语法和语文研究在罗马非常盛行。

古罗马也有自己的语法学家,如瓦罗和多纳图斯,前者著有《拉丁语研究》,后者著有《语法术》。

古希腊和罗马的语文研究缺点较多,甚至漏洞百出。如术语的翻译和使用,对语源学的无知、对语法的认识不足、对不同语言的缺乏比较等等。

四、古代印度的语言文字研究

印度是东方文明古国,在公元前1500年的时候,印度就有了一种用古代梵文写成的典籍《吠陀》,在《吠陀》诗篇里,婆罗门教人把语言抬到了极其伟大的神的地位,长久地为语言这女神所迷惑,后来忽然清醒了,于是很精细地分解她的圣体,于是就成了语法分析,这大约是公元前六世纪的事,在语法文献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由此可见,该教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开始有了语法分析,并很熟练于这一套手法了。

61

此后在印度从事语法分析的人很多,而把语法结构加以详细分析和整理,使它成为有系统的著作的,始于印度的语法学家波尼尼,他的《梵语语法》是根据《诠释篇》整理出来的,波尼尼把《诠释篇》里的每个音、音的结构,连同词的结构、词形变化、音在句子中所起的变化等都加以精细的分析,整理成三千九百九十六条很简练的规则,一直被称为“所有语言中最完备的语法”。波尼尼的语法写成后,印度的所有写作都严谨地遵守着,惟恐有所违失。

波尼尼所规定的语言在印度叫做“巴沙”,即“文学语言”的意思,相当于我国的“文言”,对印度的文学创作和上层分子的语言表达影响很大。

附录: 一、阅读书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

[2]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3]杜道流.西方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二、第七次课外自修作业:

1、谈谈上古时期国外语言学的研究概况。 2、谈谈古希腊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3、谈谈古罗马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4、谈谈古印度语言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皖 西 学 院 单 元 教 案

62

课程名称 章节(课 程)名称 教学内容 (摘 要) 授课方式 语言学史 课型 理论教学 授课时间 1学时 第七章 中世纪的国外语言学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欧洲和阿拉伯中世纪的语言研究 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目的 使学生大致了解中世纪的国外语言学,尤其是欧洲和阿拉伯的语言学研究状况。 重 点 欧洲和阿拉伯中世纪的语言学研究状况 难 点 结合欧洲和阿拉伯古代灿烂的文化成就来认识和评价它们所取得的语言学成就,并与我国古代语言学进行比较研究。 辅助教学 手 段 教学后记 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课外学习。 (注:1、课型指理论教学、实验、实习、设计等;2、本表按教学单元或课题填写。)

第七章 中世纪的国外语言学

63

第一节 概况

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受宗教的影响,各国耶稣会士出于圣经翻译和各地古代文献搜集的需要,对语言进行了一些研究,由于材料的逐渐积累,他们也曾试图对语言做一些分类、比较和解释的工作,可是因为缺乏科学的方法,并且囿于宗教的成见,所得结论多是错误的。

中世纪的阿拉伯语语法研究成果突出,对阿拉伯人、犹太人和欧洲人的语言研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节 欧洲和阿拉伯中世纪的语言研究

欧洲中世纪在历史上被称为“黑暗时代”,宗教思想特别发达,罗马影响普及全欧洲,因此拉丁语几乎成了各地学校里所教授的唯一语言。这时对语言的研究也是墨守成规,毫无进展,对于古人的很多成见不仅没有改变,有时甚至错上加错,如关于语源的解释,往往是任意加以曲解。

这时的耶稣会士关于语言翻译和文献搜集做了不少工作,如关于基督教圣经和祈祷文的翻译、搜集各地的古代文献。关于原始世界和天堂语言进行了拟测,对语言进行了比较和分类,出现了埃斯占的《论法语与希腊语的一致性》、基沙尔的《语源的和谐》、斯加里谢的《欧洲语言论集》这样有名的著作。

总而言之,他们虽然也做过一些比较和分类的工作,但是由于没有充分的论据和缺乏可靠的科学方法,因此没有摆脱旧时的非历史主义观点而再前进一步。

阿拉伯语自成体系,具有丰富的词汇、严密的句法和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阿拉伯文最早的文献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在伊斯兰教未兴起以前很早的时候,阿拉伯人就已经有了一种通用的文字。阿拉伯人在很早的时候起就有了许多很发达的关于哲学、天文学、数学、化学和医学的著作,创造出灿烂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负起了沟通东西文化的使命。

阿拉伯语语法研究在八世纪初从伊拉克开始,在巴施拉、库法和巴格达成立了三个学派,对古代文献和语法进行整理研究,互相之间意见不一致,但都对阿拉伯语研究做出了贡献,影响到后来欧洲人的语言研究。巴施拉学派着重于古代语的研究,写出了有系统的语法著作。库法学派自称不像巴施拉学派那样只沉迷于古代语语法的研究,但他们的影响也比较小。巴格达学派的主要任务是编辑古代诗歌和搜集材料、编纂词典,编成了一本标准的修辞学课本,用韵文写成了一本语法撮要,颇负盛名。

64

搜索更多关于: 《语言学史》讲义 的文档
《语言学史》讲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oa9x7b86h3x5if1kn3d_1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