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断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
(2)钢筋螺纹丝头用直螺纹加工设备于现场加工,加工的钢筋螺纹丝头要求牙形饱满,无断牙、秃牙缺陷,且与牙形规的牙形吻合,牙齿表面光洁的为合格品,其牙形、螺距等必须与连接套一致,须经配套的量规检测合格。
(3)经自检合格的钢筋丝头,应按规范要求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随机抽检10%,且不少于10个,如有一个丝头不合格,即应对该加工批全数检查,不合格丝头应重新加工,经再次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4)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钢筋一端丝头应戴上保护帽,另一端拧紧连接套,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
(5)连接套由生产厂家提供,应有产品合格证及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套筒表面应有规格标记。
(6)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连接套的规格应一致,并确保钢筋和连接套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7)连接钢筋时,应对正轴线将钢筋拧入连接套,然后用力矩扳手拧紧,接头拧紧值应符合规范规定的力矩值,不得超拧,拧紧后的接头应作标记。
(8)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9)钢筋连接后,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的10%进行外观检查,接头丝扣应无完整丝扣外露。外观检查合格后,用质检的力矩扳手,根据规范要求的接头拧紧值及抽验数量抽检接头连接质量,对查出的不合格接头应进行补强。
(10)接头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的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批,每批随机抽取3个试件作单向拉伸试验,其机械性能与允许偏差需符合规范要求。
5、钢筋绑扎 (1)一般要求
①钢筋绑扎前先熟悉施工图纸及规范,核对钢筋配料表及料牌。钢筋绑扎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设计要求执行。
②在施工前将对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把施工图纸消化透,明确绑扎顺序,并加强现场质量控制,严格规范化管理。
③钢筋搭接长度、钢筋的保护层、钢筋接头位置、锚固长度及锚固长度的起算位置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
④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的穿插就位顺序,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加快进度。钢筋过密时,先进行放样,提前采取措施。
(2)构造要求
①受力钢筋接头位置相互错开,错开长度不小于搭接长度且不小于500mm,同一截面钢筋接头面积占钢筋总面积的百分比:搭接接头受拉区25%,受压区50%。
②楼面梁钢筋接头位置,下部钢筋在支座处,上部钢筋在梁跨中1/3段内。 ③双向板底部受力钢筋,短跨方向的钢筋放在长跨方向的下面,上层钢筋则反之。现浇板中洞边长或直径小于等于300mm时钢筋不切断,绕洞边通过,洞边长或直径大于300mm小于等于1000mm时按图纸设计配置加强筋。
④填充墙交接处、单片填充墙每隔4m处、单片墙端部且未设混凝土抱框处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上下纵筋锚入梁或板内300mm。
(3)柱钢筋绑扎 ①施工顺序
弹线→立主筋→绑箍筋→套塑料垫块→检查。 ②操作要点
a.柱接头形式采用滚压直螺纹连接,每根钢筋的接头要相互错开,同截面的接头率不应大于50%。
b.在主筋连接之前,先将柱箍筋套在插筋上,主筋连接完毕后,在主筋上标注分档线将箍筋就位绑扎。
c.钢筋必须绑扎到位,并保证保护层厚度尺寸,在框架柱钢筋绑扎过程中,采用定位箍进行定位。柱的定位箍及柱筋间距控制见图:
◎浇筑柱子混凝土前,在
柱模上口,套上固定钢筋框,进行第一次定位,此框在混凝土浇筑完后取下。
◎在浇筑梁板混凝土前,在梁板内上铁处用粗铁丝将短钢筋头与梁、柱主筋绑牢,以此对柱主筋进行第二次定位,此短钢筋浇筑在混凝土内。
◎在梁板上方约500mm处,再用钢筋框对柱筋进行第三次定位。
◎在板上放线后,检查每根柱筋,若有位移应按1:6比例进行调整到位,即第
一1Φ25钢筋Φ16钢筋柱主筋Φ16钢筋Φ25钢筋1柱筋间距控制示意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