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1版高考生物讲练一轮复习讲 核心考点·全突破 3.4.1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3 12:21: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讲 核心考点·全突破

考点一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调查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对象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调查 程序 ①随机取样 注意 ②样方大小适中 事项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目,对动物不会产生伤害 ①调查期间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②标记物不能过于醒④宜选用双子叶植物 2.样方法的关键点: (1)取样原则:随机取样。 (2)常用取样方法:

常用五点取样法(如图1)和等距取样法(如图2)。

(3)计数原则: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上的个体(如图1、2)。

【典例】(2017·全国卷Ⅲ)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解析】选B。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采用直接计数的方法,由于该植物个体数量较少,分布相对稀疏,不需要将个体标记后计数,A项错误;在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该适当增加样方面积,保证每个样

方之内该植物的数量差异较小,B项正确;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为了减少调查误差,若采用等距取样法,应适当增加样方数量;若采用五点取样法,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C项、D项错误。

(1)样方法进行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其中,等距取样法和五点取样法分别适合的地块形状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2)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对标志物有什么要求?(至少答出2项)

提示:不能对生物造成伤害;不能过于醒目;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等。

某农场面积约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初次标记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标记数,所得数据应再除以调查面积。

(2)应注意区分“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概念:前者强调同一物种数量的变化,后者强调不同物种种类的变化。

【解析】选C。本题以农场生态系统为命题线索,综合考查种群密度、能量流动等知识。鹰以鼠为食,因而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导致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降低,故A正确;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100×280/(2×140)=100只/hm2,故B正确;群落丰富度由该群落中物种种类数的多少决定,故C错误;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因而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所含的能量就越少,故D正确。 【易错提醒】种群数量调查数据统计中“误差”分析 (1)标志重捕法误差归纳。

①标记物易脱落:可导致重捕个体中带标记的个体数据偏小,据计算公式N总=初捕数×再捕数/再捕中标记数推知,N总会比真实值偏大。 ②被捕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可导致再次捕获的个体中标记数偏小,最终统计结果偏差应与①相同,即N总会比真实值偏大。 ③标记物影响了动物活动,导致易被捕捉:可导致再次捕获的个体中标记数偏大,依据公式可推知,计算所得结果比真实值偏小。 (2)样方法误差归纳。 ①未做到“随机”取样。

②未找到“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导致数量“过密”或“过稀”。 ③未对“多个”样方取平均值。 【加固训练】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

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 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少 D.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

【解析】选D。若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导致所捕鲫鱼为鱼塘中个体较大的鱼,而个体小的鲫鱼未能捕获到,最终导致种群密度的估算值偏小,A正确; 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鲫鱼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种群密度的估算值偏大,B正确; 若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少,则存在偶然性,会使实验误差较大,C正确;虽然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但对统计结果无影响,因而不会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D错误。 考点二 种群特征及其内在关系

1.各数量特征间的关系(如图):

(1)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2021版高考生物讲练一轮复习讲 核心考点·全突破 3.4.1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ol1m6o93w3ibqw7s1xb7s7tu43ow500ts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