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6.出示第二组字荡、满、敬,指名说说它们的汉字结构。 指导:
荡是上下结构,满敬是左右结构。 学生书空练习,梳理笔顺。
7. 完成课本上生字的书写,每组字抄写两遍。 教师巡视,注意书写姿势。
二、猜词意 1.出示第一句话,指名读。
(1)指出喧闹这个词,让同学们根据这句话的语境,猜猜它是什么意思? (2)同学们可真聪明,你们是怎么猜到的?(根据语境,安静的码头一下子喧闹起来,应该与安静相对,所以是喧哗吵闹的意思) 2.出示另外两个句子,小组讨论。
3.讨论结束后,指名各小组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成果,交流猜测词意的方法。 指导:
可以根据语境,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字形结构、偏旁部首猜测词意。 暗示:
用含蓄的语言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 泄露:
不该让人知道的事让人知道了。
三、我爱问为什么 1.(教师范读短文)我们的小伙伴明明有这么多好奇的问题想知道呢,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很想知道呢?展开你的想
21 / 24
象,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2.请同学们把自己的问题写在卡片上,注意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3.写好卡片,小组成员交换看。
每组选出一张制作最精美的卡片作品,张贴在教室展示墙上。 4.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请举手起来说一说。 教师:
有一些问题我们已经得出了答案,但还有一些问题我们没有解决,请同学们课后收集相关资料,解答出来,别忘记告诉提问者哦,与他一起探讨一下吧!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书借阅公约 1.全班齐读图书借阅公约。
2.对认真负责的图书管理员提出表扬。
3.对图书借阅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反馈,提醒学生注意。
4.全班再齐读图书借阅公约,加强遵守意识。 二、走进古诗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锄禾》这首古诗吗?大家一起背一背。 这首诗选自《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首。 (板书课题:
《悯农(其一)》) 2.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
---------------------------------------------------------------最新资料推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3.学生进行自学,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4.学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 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出意思,教师及时帮助指导) 三、我爱阅读 导入:
同学们见过最大的书是什么书?有多大?今天,我们的小伙伴川川去爬山就见到了一本最大的书,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究竟有多大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1.学生自由读,注意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
(一共有 13 个自然段) 3.按段落划分,指名轮流朗读短文。 4.教师:
岩石上有哪些字和图画?(雨痕、波痕、矿物;树叶、贝壳、小鱼) 5.教师:
从这本岩石书上,我们能读到哪些内容?请你默读短文,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集中在第 10、12 自然段)指名同学读这两个自然段。 6.出示刨根问底。 教师:
23 / 24
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根据语境猜一猜?(指名说) 刨根问底:
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精神。 8. 教师:
原来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书啊!读了这本书,也就能为国家找到更多的宝藏了。
你们想去找宝藏吗?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这篇短文吧!(学生自由读短文) 四、小结 大自然中,有很多神奇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掘,只要我们能像川川一样有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时常问为什么,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宝藏。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主要是对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作总结归纳。
强调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识字写字是本节课的一个要点。 在引导学生理解词意时,我创设情境,给学生做示范,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思路,引导他们自主思考。
写话练习我主要是采用评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
让学生学会多问为什么,并能自己通过多种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同时,让他们对大自然抱有好奇心,能感受到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第七单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