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阳 理 工 学 院 试 卷
课程: 《自动控制原理》 (A卷) .
评卷人: 复核人: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合计 得分 学号:注:1、本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案无效。
专业: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
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与反馈量的差
值进行的。
班级: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的前馈复合控制。
姓名: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
. 递函数为G(s),则G(s)为 (用G1(s)与G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无阻尼自然频率
?n? ,阻尼比??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
为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g(t)?10e?0.2t?5e?0.5t,
第2页,共2页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
6、根轨迹起始于 ,终止于 。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tg?1(??)?900?tg?1(T?),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8、PI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
统的 性能。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分)
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
高;
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增加开环极点; B、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增加开环零点; D、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 D(s)?s3?2s2?3s?6?0,则系统 ( )
A、稳定; B、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C、临界稳定; D、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Z?2。 4、系统在r(t)?t2作用下的稳态误差ess??,说明 ( )
学号:A、 型别v?2; B、系统不稳定;
C、 输入幅值过大; D、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5、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 )
专业:A、主反馈口符号为“-” ; B、除Kr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 C、非单位反馈系统; D、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
班级:G(s)H(s)??1。
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 A、超调?% B、稳态误差ess C、调整时间ts D、峰值时间
姓名:tp
. 7、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图2所示, 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 )。
系统① 系统② 系统③ 图2
第2页,共2页A、系统① B、系统② C、系统③ D、都不稳定 8、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稳定; B、只有当幅值裕度kg?1时才稳定; C、稳定; D、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9、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
10s?1100s?1,则该校正装置属于( )。
A、超前校正 B、滞后校正 C、滞后-超前校正 D、不能判断 10、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c?1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A、
10s?1s?1 B、10s?10.1s?1 C、2s?10.5s?1 D、0.1s?110s?1 三、(共20分)系统结构图如图4所示:
1、写出闭环传递函数?(s)?C(s)图4 R(s)表达式;(4分)
2、要使系统满足条件:??0.707,?n?2,试确定相应的参数K和?;(4分)
3、求此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00,ts;(4分)
4、r(t)?2t时,求系统由r(t)产生的稳态误差ess;(4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