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19:58: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5分)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P可旋转的八面镜,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P 当每秒转动次数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c。请写出测量光速的表达式。

第19(2)题图

(3) (6分)一车厢以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车厢底部有一光源,发出一光信号,射到车顶。已知在车厢里的观察者测量到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0,如图(a)所示。另外一个观察者站在地面,他测量到的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如图(b)所示。研究表明不论观察者是站在车厢里还是在地面上,车厢的高度L0都是不变的,光在车厢里和地面上传播的速度都是c,试判断?t和?t0哪一个更大一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v

L0 光源

第19(3)题图(a)

→v L0 光源 光源 L0 第19(3)题图(b)

20、(14分)两艘船A与B,在t=0时从港口O处同时以相同的速度v=10m/s分别向东、向南匀速前进,如图所示。当A船距O点L1=50m处第一

A 次鸣笛,发出短促的汽笛声,以后每前进50m鸣笛一次。O v 声波以u=340m/s的速度向各个方向传播。

(1)(6分)求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的时刻。

(2)(8分)求B船上的水手首次听到汽笛声到第二次听到汽笛声的时间间隔,并判断B船上的水手以后听到相邻两B 次汽笛声的时间间隔是否发生变化。

v

第20题图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

复赛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题号 答案 1 B 2 D 3 B 4 B 5 D 6 B 7 A 8 C

二、填空题(每格3分,共30分)

9、 向内 , 左下方 。 10、 1.5 , 0.15 。

d12d1411、 , 。 24d2d212、 往返的直线 , 2a2?b2?(a?b) 。 13、

9E9E , 。 4R10R

三、计算题(本题共27分)

14、(12分)

当乙同学晚出发时间为6min时,小于10min,必定在甲同学行走速度为1m/s时追上。

1(6×60+t)=3t 即t=180s=3min追上

当晚出发时间为12min时,大于10min,必定在甲同学行走速度为2m/s。

1×15×60+2(t-3×60)=3t 即t=540s=9min追上

15、(15分)

(1)N??abcg?500?0.8?0.6?0.6?10?1440(N) (2)Fbaa0.8?mg 即F?mg??1440?1920(N) 22b0.622(3)风在侧面产生的压力:N1?kbcvcos? 22 风在顶面产生的压力:N2?kacvsin?

ab?N1时,长方体将不会翘起,即 22222?kc(v2cbos??2asi?n mga, )22 由于kv可以取足够大,为使上式对任意大kv都成立,必须有

当(N2?mg)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bcos??a2222 即tan??si?n? 0b3?,??37 a4四、实验题(本题共20分)

16、(14分) A C

B + + (2)

U(v) I(A) 接触点 (3) 1.50 0.50 A、B 0.30 2.70 B、C

(4) 2.40 A、C 0.40 RAB=1.50/0.90=3.0Ω RBC=2.70/0.30=9.0Ω

有以下两种可能,连接如下图,左图中每个电阻值为6Ω,右图中每个电阻值为3Ω A B A B

C C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7、(6分)

(1)利用直线AP1、BP1找到P在平面镜中的像P1,利用刻度尺找到人眼位置P。 (2)利用刻度尺找到人眼在转过θ角后的平面镜中的像P2。利用过平面镜端点的直线 找到观察到的区域。

P2 P1

θ a O b P

五.判断与说理题(本题共41分) N M 18、(1)(6分) B A 设0℃时碳棒长为x(m) 则0℃时铜棒长为(1-x)(m) 根据R=R0(1+?t),可得: 要使电阻阻值不变,则

--

[1.7×10 –5(1-x) (1+3.9?103t)] + [3.5×10 -2x (1-5.0?104t)]不随温度t变化,即与温度t相关的系数等于零。可得:

--

1.7×10 –5(1-x) 3.9?103-3.5×10 -2x 5.0?104=0

-3

X=3.8×10(m) (2)解答:(6分)

在图(b)中,以温度为T1时和T2时为端点,用直线连接。

通过测量不同温度时的数据,发现气体Ⅰ的高度与线性变化的高度的差值始终等于气体Ⅱ的高度与线性变化的高度的差值一半,因此,可利用两种气体的互补特性,取气体Ⅰ的体积等于气体Ⅱ体积的两倍,使直筒中气体的总体积在T1时仍为V1,且随温度的增加而均匀增加。即初始时气体Ⅰ的体积与气体Ⅱ的体积之比为2。

2R3.0?10819.(1)(4分) c???2.3?105km/s

t22?60(2)(5分) 由第一次看见发光点可知,光传播2L的距离所用的时间等于八面镜转过1/8

转所用的时间,即t=1/8n0。可得光速为:c?2L?16n0L。 18n0

上海市第二十四届初中物理竞赛(大同中学杯)复赛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p02d94hti6d7jn4l8uv58u602x7bw012it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