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与地狱比邻教案(简案)
一、教学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人生的天堂或地狱其实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内在涵义。
学习用寓言、举例、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来阐述观点的写作方法。
把握作者获得职业成功的关键要素,用以指导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活。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主题 课文主题:热爱工作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1)工作是一项特权,它带来比维持生活更多的事物。工作是所有生意的基础,所有繁荣的来源,也是天才的塑造者。
(2)检视一下你的工作态度,那会让我们都感觉愉快。 三、教学难点
本文以寓言、举例、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来阐述观点的写作方法。 四、学情分析
大多数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很多中职生来学校就读及学习的专业都是家长给定的,因而学习兴趣不高,对自己将
来从事的工作更是茫然不知所措,没有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六、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内容整体感知。对主题思想、写作方法、层次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试找出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
教师:结合搜集到的学生预习结果,精心备课,使教学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达到教学目标。准备投影、电脑及有关资料。 七、教学方法
课前利用名人效应激发学生兴趣;课中利用讲授法、实践法、交互法来完成。 八、教学设计
(一)课文导入(设置问题以调动学生积极性)(3分钟) 播放幻灯片,认识巴菲特、比尔·盖茨、洛克菲勒,然后提问:
1、地球上第一个亿万富翁是谁?
2、全球著名的投资商,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排在第一位,成为世界首富的是谁?
3、被世界公认的“石油大王”是谁? 4、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是谁?
5、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把谁作为自己唯一的崇拜对象,(比尔·盖茨以其为榜样,在达到事业顶峰的壮年急流勇
退,专心投入慈善事业2008年6月27日正式退出微软公司,并把580亿美元个人财产尽数捐到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
金会)并说:“我心目中的赚钱英雄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
——洛克菲勒。
(二)简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分钟)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美国实业家,浸礼会教友,慈善家,洛克菲勒王朝开创者,以革命了石油工业与塑造现代慈善的企业化结构而闻名。1870年他创立了标准石油,在全盛期他垄断了全美90%的石油市场,成为美国第一位十亿富豪与全球首富。今天他则被公认为人类近代史上首富,身价折合今日之2000亿美元以上。
性格:精细、节俭、务实、守信用、一丝不苟。 财富观、教育观:热爱工作、崇尚节俭和热衷于慈善事业。
在商业界,提起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形容绝不为过。这个迄今已繁盛了六代的“世界财富标记”与美国乃至国际政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2008年的《福布斯》世界富豪排行榜,当时的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的身价为620亿美元,如果洛克菲勒现在还在世,他的身价有2000多亿美元。
洛克菲勒是怎样创造这样的奇迹的呢?(由此进入本课
的学习)
板书:《天堂与地狱比邻》
这既是一封家书,又是一篇说理文。这是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家书中的第三封。
(三)检查预习(教师检查,学生互查),了解学生整体感知结果。(5分钟)
1、划出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
2、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主题、写作特点; 3、找出支持作者观点的证据;
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5分钟)(综观这封信,洛克菲勒向儿子阐述了下列观点)
1、我从不把工作视为毫无乐趣的苦役,并且能从工作中找到无限的快乐。
2、工作是所有生意的基础,所有繁荣的来源,也是天才的塑造者。
3、工作以细水长流般的储蓄来表现自己的价值,并奠定人们生命幸福的基础。
4、如果你衷心喜爱所从事的工作,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5、热爱工作是一种信念。怀着这个信念,我们能把绝望的大山凿成一块希望的磐石。
6、不管一个人的野心有多大,他至少要先起步,才能到达高峰。一旦起步,继续前进就不太困难了。工作越是困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