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米德冲突的中国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5:24: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米德冲突的中国分析

作者:杨理嘉

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14期

【摘 要】中国国内近些年来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对外经济方面,中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多年来一直保持双顺差,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不断地增加,从而对中国外部经济的均衡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内外部失衡的经济问题。本文意在通过中国实际数据验证中国在解决内外部失衡的问题时出现米德冲突的情况。 【关键词】米德冲突;内外均衡 一、引言

米德冲突理论是1951年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 Meade)在其撰写的《国际收支》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政府难以运用汇率的变动作为政策工具,政府只能运用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内,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在开放经济的情形下,一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内外部经济失衡的问题。当内部经济发生通货膨胀,而外部经济面临国际收支顺差时,为了解决通货膨胀问题,政府会实行紧缩政策,提高利率,而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提高利率会导致国际资金流入,加大国际收支的顺差,使对外经济的失衡加剧。宏观经济政策在调节内外部经济平衡问题上出现顾此失彼的结果,此时便产生了米德冲突问题。当今中国的内部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问题,这使得我国的内部经济处于失衡状态。在外部经济方面,我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多年来一直持续保持双顺差状况,这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在持续地不断增加,从而使中国外部经济的均衡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米德冲突机理

在开放经济中,一国可能出现以下四种经济失衡状况:

当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失衡时,第二、第三种情况不存在矛盾,在调控内部失衡时,也同时有助于实现外部均衡。以第三种情况为例,为实现经济的内部均衡,显然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措施进行调控,如提高利率,当利率提高时会出现套利资金的流入,就会使原有的国际收支逆差状况得到改善而趋于均衡。这样,政府在采取措施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也对外部均衡的实现发挥了积极影响。而第一、第四种则意味着内外均衡的冲突。例如,对于第一种情况,当政府采取扩大总需求的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时,会同时带动净进口的增加,国际收支逆差会进一步扩大。这样,当政府面临第一种、第四种状况时,一旦采取措施调节内部均衡,就会恶化外部均衡,采取措施调节外部均衡,就会使内部均衡更糟。在固定汇率制下,当出现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逆差或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这两种特定的经济状况组合时,就会产生米德冲突。

搜索更多关于: 米德冲突的中国分析 的文档
米德冲突的中国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p5hn8lr9j44s0w0d4ij47hq70zb7d011r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