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百整千数位加减法。 加减 法 进(退)位加减法混合在一起进行练习。学生出现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错因。 2. 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并进行计算,并写出近似数。 六、克与千克 知识点 克克 克。 2、知道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1、认克。 2、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观念。 3、知道: 1千克=1000克 4、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5、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6、会带单位比大小。 力。 4、在实际生活中感悟1克、1千克的质量。 教学要求 1、认识质量单位克、千教学难点 1、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 2、建立1克和1 千克的质量观念。 3、培养学生的估测能教学建议 基本题: 1、 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 如: 重150( )。 2、 会比较大小。 如: 5千克○4900克 3、 会计算。 如: 6千克-4千克 综合题: 能够实际应用。 如: 和千识克和千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书上P89第七题 书上P90第八题 提高题: 可简单的介绍一下“克和千克”之外的质量单位——吨。 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知识点 两位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情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数加减两位境,进行加减法口算,培养学生法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的知识学习新知识。 数(口算) 的口算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前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鼓励算法多样化。 面内容的基础上教学的,如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本质上都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两种情况的组合。如23+31,可以分解为:23+30=53,53+1=54。而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的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因此教学时,应注意相关内容的复习。 2、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老师和小精灵的问题,由此列出算式23+31和32+39。然后让学生试算23+31,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如学生有困难,教师可适当提示:怎样才能改成已学过的口算呢?23可以看成哪两个数的和呢?那么该怎样加呢?引导学生探索出口算方法。可能学生会想出不止一种算法,对于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比较,了解它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计算。对于32+39可直接让学生进行试算。之后,让学生解答自己对主题图提出的问题,并交流计算结果以及思路。 3、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开始学生可能比较慢,所以最初的练习要注意正确,不要强求速度,还可以适当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步骤,以后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如准备一些式题卡片)经常带着练习。 计算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计算 引导学生用算理进行1、 让学生充分思考 例3教学几百几十加加、减几百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几十 减几百几十 几百几十,教材以上面的情境图为实际背景,从“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引出解决“第一周、第二周共收集了多少个”的问题,列出算式180+340。教材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以两位数加为基础的几百几十加的口算、笔算方法,并以一个学生的疑问:“为什么百位上不是4?”引起对笔算中应注意的问题的思考。 2、 用旧知识迁移 由于前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学生已接触过转化的方法,这里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可能有的会想到把几百几十看作几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两位数来口算,也可能有的会想到列竖式计算。不管哪种方法都应让学生说说算理,同时提醒学生各种算法中应注意的问题。如笔算可通过启发性的问题:“百位上为什么是5,而不是4?”引起学生对进位时应注意的问题的重视。之后,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尝试一下其他算法,通过对照、比较选择出适合自己的算法。 3、 练习形式 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由易到难。 估算 识。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意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使学生通过讨论体会到:(1)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计算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会不同,如,估算第三、四周一共收集的个数,如果把192看成200,219看成200,估算结精品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