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独立完成(1)(2)题,然后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对于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比较,了解它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计算。
(2)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2.完成练习二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说说每道题是怎样算的。对计算准确的学生给予表扬。 3.完成练习二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小组交流说说你想买什么,需要多少钱? 四、拓展练习
丁丁家离学校420米,一天他上学时走了160米,发现语文书忘在家里了,又回家取,然后去上学,丁丁这次上学比平时多走了多少米?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2、4题 六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正确运用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 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
例1 35+34=69
(1)35+30=65 65+4=69
(2)30+30=60 5+4=9 60+9=69 (3)30+34=64 64+5=69
第2课时
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例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通过知识迁移法得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 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 (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54.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2)两位数的退位减。 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列式65-48.
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 ):先算65-( )=( ) ,再算( )○( )=( )
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
(3)比较算式。
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1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口算,指名口答,要求说出口算的方法。 2.完成练习二第5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制作两张数字纸条,组长拉动纸条与组内成员合
作完成口算练习。
3. 完成练习二第6题。
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4. 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拓展练习
1.小华和哥哥共有280元钱,哥哥比小华多80元,小华和哥哥各有多少钱? 2.豆豆、丁丁家和学校在同一条马路上,豆豆家距学校320米,丁丁家距学校280米,丁丁和豆豆家相距多少米?(考虑不同情况)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7、8题(列式解答) 六、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