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2016年高中化学试题汇编解析】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必修1第1章
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一)
选择题(共30小题)
1.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集气瓶
考点: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
解答: 解:A.试管属于玻璃仪器,并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故A正确; B.烧杯属于玻璃仪器,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故B错误; C.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加热,故C错误; D.集气瓶不能加热,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能直接加热的仪器,难度不大,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等,必须垫石棉网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
2.用灼烧法证明海带中含有碘元素,各步骤选用的实验用品不必都用到( )
桑水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A 实验步骤 步骤1:将海带灼烧灰化 实验用品 B 步骤2:将海带灰溶解、过滤 C 步骤3:氧化滤液中的I D 步骤4:检验碘元素 ﹣ A.A、 B.B、 C.C、 D.D、
考点: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不能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分析:A、灼烧固体物质需在坩埚中进行,需要酒精灯加热; B、溶解需要烧杯和玻璃棒,过滤需要漏斗;
C、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氧化碘离子不需要容量瓶; D、淀粉遇碘变蓝,需要胶头滴管和试管进行检验.
解答: 解:A、灼烧海带时使用三角架、泥三角、坩埚、坩埚钳、酒精灯,故A正确; B、海带灰溶解、过滤时使用烧杯、普通漏斗、玻璃棒、铁架台,故B正确; C、氧化碘离子时不需要使用容量瓶,故C错误;
D、取少量含碘溶液需要胶头滴管个试管,利用淀粉溶液检验,故D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室中常见仪器的使用以及简单的化学实验操作,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仅用表中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桑水
—————————— 新学期 新成绩 新目标 新方向 ——————————
编号 仪器 药品 实验目的 A 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量筒、NaCl固体、蒸馏水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烧杯、药匙、玻璃棒 NaCl溶液 B 分液漏斗、锥形瓶、试管、导管及橡皮浓硝酸、碳酸钠固体、证明酸性:硝酸>碳酸塞 硅酸钠溶液 >硅酸 C 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已知浓度的盐酸、待测测定NaOH溶液的物夹) NaOH溶液 质的量浓度 D 烧杯、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 混有苯酚杂质的苯、浓提纯混有苯酚杂质的溴水 苯 A.A B.B C.C D.D
考点: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不能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分析:A.可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水,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B.硝酸易挥发;
C.氢氧化钠应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氢氧化钠溶液; D.苯酚、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
解答: 解:A.可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用量筒量取水,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可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硝酸易挥发,应除掉硝酸后再通入硅酸,故B错误;
C.缺少碱式滴定管,氢氧化钠应用碱式滴定管量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完成实验,故C错误;
D.苯酚、三溴苯酚均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加NaOH后分液除杂,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溶液的配制、中和滴定、物质的分离、性质比较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方法和原理,难度不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烧杯、表面皿、蒸发皿、圆底烧瓶都能用酒精灯加热 B.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 C.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和淀粉三种溶液 D.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盐酸,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时出现气泡,则测 定结果将偏大
考点:直接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有机物的鉴别;试纸的使用;中和滴定.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表面皿不能用酒精灯加热;
B、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
C、乙酸具有酸性,可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淀粉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反应;
桑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