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管理
首先是组织结构控制。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科学划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业务主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确保资产保管与会计核算相分离、经营责权与会计责任相分离、授权与执行、保管、审查、记录等相分离。
第二是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各职能部门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保证企业权责分明,管理科学。
第三是预算控制。要以营业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为重点,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要科学规范企业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执行程序、对预算结果及时进行分析,对预算差异进行控制。
第四是财产保全控制。严格限制未授权人员对财产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第五是风险控制。各单位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的预警、识别、评估、分析、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第六是财会人员素质控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聘用、培训、轮岗、考核、奖励、晋升、淘汰等办法,提高财会人员整体素质。
第七是内部报告控制。在真实、完整地对外披露企业财务信息的前提下,借助管理会计手段,完善内部管理报告制度,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第八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控制。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控制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会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数据输出入、文件储存和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13]
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为应对会计领域的“泛假主义”,必须“两手抓” 一手抓结果,即财务会计报告;另一手抓过程,即生成会计信息的内部控制。而加强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内部控制是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治本之策,因此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已迫在眉睫。要建设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下述问题,必须首先解决。
(一)企业没有内控会计制度
这种情况在民营中小型企业和“内部人控制”较严重的企业都有存在。在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依靠着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多对会计不太熟悉也不太重视。因市场对他们来讲才是最重要的,内部会计控制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所以,这些企业往往不制定会计控制制度,老板一个人说了算,会计的作用仅在于如何算账使老板少交税。收入不入账,成本、费用虚高等屡见不鲜。在“内部人控制”的企业,经营者体会到没有内部会计制度更对自己有利,更便于他们浑水摸鱼。这类企业如何要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当务之急。
(二)制定了完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不执行
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更可怕。没有制度必将引起投资者、监管者的关注,相关各方会督促企业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监督执行。而有制度不执行的欺骗性更大,容易酿成大祸。如中航油 新加坡公司,因从事石油期货投资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而它的风险控制制度是委托国际著名安永会计公司制定的。其控制规定每名交易员亏损20万美元时,交易员要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亏损达37.5万美元时要向CEO汇报;亏损达50万美元时,必须斩仓。中航油 新加坡公司有10名交易员,也就是说按风险控制制度,亏损的最高额为500万美元。这套获得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一等奖的风险控制制度为什么没能阻止中航油新加坡 的失败呢 因为再好的内控制度不执行,
只能是放在抽屉里,挂在墙上的纸面介质。中航油 新加坡的总经理陈久霖在公司内一手遮天,一切内控制度在他眼里都是废纸一张,内控制度只是用来应付投资者和监管者。有制度不执行教训是多么惨痛。
(三)精心设计的假控制
为了企业包装上市,精心设计一套假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像银广厦表面上有关凭证审核、批准等控制环节环环相扣、互相制约,背地里却是不折不扣的造假链,这些只为了虚报利润或其他目的,不惜精心设计假控制来欺骗投资者。[14]
(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
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目前我国虽然有些企业也建立了相关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一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组织不健全,把执行了规章制度完全等同于加强了内部会计控制。一些单位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导致既定的内部会计控制失控。
第二是偏重事后控制。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从总体上来看,基本属于以补救为主的事后控制。实际工作中,通常是等到违纪行为发生后才设法堵塞,或予以进行惩处,这样导致内控成本较高,收效甚微,使内部控制失去效力。
第三是重钱财等有形资产的控制,轻员工素质、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控制,有些企业甚至仍存在重钱轻物的现象,损失相当严重。
(五)管理当局认识不足和有章不循的现象较为突出
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当局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有的并未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残缺不全。甚至有些企业对内部会计控制还存有很多误解,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性控制等,更为严重的是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而不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遇到具体问题,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办理,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有时甚至为了谋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搞账外账等。
(六)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为了加强财务领域及其他领域的躲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但由于监管体系中的工作人员对企业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加上有些监管工作人员本身素质不高,收受贿赂,暗中也为企业接受监督不到位起到了一定作用。所以,这些外部监管体系对企业监督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种种监管形同虚设。
(七)会计信息系统失真
企业内控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控职责的主要是会计人员。因此,财务会计人员要真正能担当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认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刻不容缓。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15]
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成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