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1:24: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1.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事件:指在某种必然因素支配下出人意料地发生,给社会造成严峻危害、损失或影响且需要当即处置的负面事件。

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整体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峻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办法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序、影响范围等因素,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突发事件的组成要素:突然暴发、难以预料、必然原因、严峻后果、需紧急处置。 2.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突发事件的类型方式:

(1)依照成因:自然性突发事件、社会性突发事件 (2)依照危害性:轻度、中度、重度危害 (3)依照可预测性:可预测的、不可预测的 (4)依照可防可控性:可防可控的、不可防不可控的

(5)依照影响范围:地方性、区域性或国家性、世界性或国际性

地方性突发事件。有限范围发生,影响范围小。一般只需地方政府应急处置机构应对,无需外来协助。但地方政府有责任义务及时向上级报告,以备扩大延伸和恶化时提供援助。

1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区域性或国家性。SARS、挑战者号、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李登辉两国论、库尔斯克海难哥伦比亚解体。需中央政府出面调度资源救援处置,也需各省或地方政府踊跃协调配合。民间资源援助也必不可少。

世界性或国际性,SARS、卢沟桥事件、珍珠港事件、入侵科威特、911。 (6)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进程、性质和机理,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丛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和其他严峻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解决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3.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

(1)突发性。对可否发生、什么时刻、地址、方式暴发、程度等都是始料未及,难以准确把握。来源于三方面因素:有些突发事件由难以控制的客观因素引发;有些暴发于人们的知觉盲区;有些暴发于熟视无睹的细微的地方。

(2)复杂性。往往是各类矛盾激化的结果,老是呈现出一果多因、彼此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状态。多变性,处置不妥可加大损失,扩大范围,转为政治事件。突发事件防治的组织系统也较复杂,至少包括中央、省市及有关职能部门、社区三个层次。

(3)破坏性。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标志,包括直接损害和间接损害,还体此刻对社会意理和个人心理造成的破坏性冲击,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4)持续性。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突发事件从未停止过。只有通过一路尽力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次数,减轻其危害程度及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无数次突

2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发事件令人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加倍成熟,行为加倍理性。突发事件一旦暴发,总会持续一个进程,表现为暗藏期、暴发期、高潮期、减缓期、消退期。持续性表现为蔓延性和传导性一个突发事件常常致使另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

(5)可控性。控制指掌握住使之不超出范围。从系统论看控制是对系统进行调节以克服系统的不肯定性,使之达到所需要状态的活动进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内容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英国—香港研究小组利用模型评估不同公共卫外行段对SARS的控制情形。A没有采取任何控制办法的发病情形,B暴发后30天开始,把出现症状到入院医治距离平均缩短2天,可减少19%发病人数。C在B基础上于第45天停止各区域间人员往来,减少76%发病人数。D在B基础上于第45天减少50%人员彼此接触和医院感染率,能够阻止疫情增加。E在D基础上于第55天减少70%医院感染率,疫情能取得超级迅速控制。(南方周末第29版)

(6)机缘性。突发事件存在机缘或机缘,但不会凭空掉下来,需要付出代价。机缘的出现有客观原因,偶然性以后有必然性和规律性。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自身的尽力或变革,才能捕抓住机缘。但突发事件毕竟是人们不肯看到的,不该过度强调其机缘性。是机缘,也需要有忧患意识。

4.突发公共事件的进展阶段

(1)暗藏期。为起始阶段,矛盾量变和积累,或质变已发生但不明显。突发事件的征兆不断出现,但未造成损害或损害很小。普遍缺乏警戒性,习以为常,对慢慢的转变适应,难以区分征兆性质。需维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戒,并采取适当行动。

(2)暴发期。时刻最短感觉最长,事件急速进展和严峻态势出现。强度上局势逐渐升级,引发愈来愈多媒体注意,烦扰之事不断干扰正常活动;局势影响社会组织正面形象或团队声誉。对社会冲击危害最大,马上引发社会普遍关注,产生很强震撼力。

(3)高潮期。从人们可感知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物力损失到突发事件无法继续造成明显损失的阶段。损害达最高点,突发事件的六大性质超级明显。

3

搜索更多关于: 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的文档
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pqbo0r2c38jj329nz0t2wkqq4mj6h00m1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