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以互相合作的绘画形式,体验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各种图形(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
2、画有各种图形的画纸(每三人一组) 3、记号笔、油画棒 4、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圆形,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图形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瞧!这是谁? 它看起来像什么?(幼儿说,教师现场绘画) 二、百变,激发幼儿想象力。 1、出示梯形
你们看这是谁?你最想把它变成什么{正放}(房子、汽
车。。。。。)请你们看看小房子一个人待在这儿孤单吗?你们想让谁来陪陪它?小朋友真厉害!!如果这样放呢?{反放}你们想把它变成什么?(船、宝剑。。。。。) 教师引导幼儿丰富想象内容 2、出示4个圆形
请看这上有什么?你愿意它们变成什么?如果是这样呢?你愿意它们变成什么?(横竖摆放) 教师引导幼儿丰富想象内容
3、出示形状不同的图形若干(两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形)
小朋友看他们是谁?跟之前我们看到的图形有什么不同?(之前 看到是一样的图形,现在是两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形)
你最想把他们变成什么?如果是这样呢?你希望他们变成什么?(不同位置摆放)
三、幼儿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绘画。
今天,我们画画方式跟以前有点不同,今天老师请三个小朋友一起来画一幅画。请你们找你的好朋友,跟你一起画。明白吗? 2、添画时要注意什么?
小朋友,在和好朋友一起画画时,你们需要注意什么?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请小朋友找你的好朋友,找到了,请开始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展示,体验成就感。
我们小画家的作品完成了,谁愿意来说说说,你们画的是什么? 五、结束。
【篇三: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3课 图形拼接教案】
第13课图形拼接 教学目标:
1.学生参与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3.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2.感受同一分解不同构成的愉悦。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教师拿出拼图玩具 提问:
a同学们,你们在幼儿园的时候玩过拼图吗? b谁来给大家拼一拼? c教师评价。 2.师小结。
三、学习活动一
1.教师出示收集的拼图图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2.小练笔:试一试你的眼力(书38页图)
a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中图片以及被分割的图片,并思考讨论拆 分图形和重新造型的方法要领有哪些?谁能快速的把已分割的图片拼完整?
b学生思考填写,教师巡视以便掌握学生情况。 c学生汇报,教师评议。 3.展示台展示书中两幅图片
思考:上面两幅图,哪一张制作拼图更容易拼接?为什么? a学生交流
b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
4.学生实践:请在卡纸上分别绘制一个简单的形象和一幅较复杂的画面,然后剪成几块拼图,和同学一起玩玩。比一比谁拼得更快。 教师要求:
在造型过程中,不能有半点遗漏,即分与合的块数相同。 反复拼摆后再进行粘贴。
个体或分组方式随机进行,鼓励大胆地想象创造。 a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b小组游戏。
c欣赏评议:谁做得最好?谁拼得最快? d教师小结: 三、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活动二
1.课件出示一些用废旧物品摆拼的作品,指导学生欣赏。 2.欣赏书中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生实践:请你利用废弃的画报、挂历或旧照片等,摆拼一个你心中最喜欢的形象。 a分组,收集材料。
b学生进行创作,教师相机指导。
c欣赏评析:在组与组之间评价,比比那组拼摆的造型最有趣。 d教师小结。
三、课外实践:
请同学没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想一想:还能用那些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并试着做一做。 四、教师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