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B 6.B 7.D 8.C 9.B 10.BC 11.AD 12.CD
13.C; D
14.
(3)
15.(1)12V,10Ω;(2)16.(1)17.
(2)
18. 0.920 0.12
2019年高二(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动能 B.速度 C.加速度 D.合外力
2.一质点做曲线运动,它通过某点时的速度v的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3.AB分别是地球上的两个物体,A在北纬某城市,B在赤道上某地,如图所示。当它们随地球自转时,它们的角速度分别是?A、?B,它们的线速度大小分别是vA、v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 vA 4.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迎接,手接触到球后,两臂随球迅速引至胸前,这样做可以 A.减小球对手作用力的冲量 B.减小球的动量变化率 C.减小球的动量变化量 D.减小球的动能变化量 5.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把整个装置放在不同高度,重新做此实验,结果两小球总是同时落地.则这个实验( )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 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 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6.质量为1 kg的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在前10 s内和后10 s内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分别是( ) A.10 N·s,10 N·s B.10 N·s,-10 N·s C.0,10 N·s D.0,-10 N·s 7.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与跨过定滑轮的轻绳连接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B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绳子拉力始终等于物体A所受重力 C.A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 D.A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8.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给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小球便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受重力、细绳的拉力和向心力作用 B.细绳的拉力提供了向心力 C.越大,小球运动的线速度越大 D.越大,小球运动的周期越大 9.为了探究影响平抛运动水平射程的因素,某同学通过改变抛出点的高度及初速度的方法做了6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以下探究方案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是( ) 序号 1 2 3 4 5 6 抛出点的高度(m) 0.20 0.20 0.45 0.45 0.80 0.80 水平初速度(m/s) 2.0 3.0 2.0 4.0 2.0 6.0 2.40 水平射程(m) 0.40 0.60 0.60 1.20 0.80 A.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B.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1、3、5的实验数据 C.若探究水平射程与高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D.若探究水平射程与初速度的关系,可用表中序号为2、4、6的实验数据 10.一个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图中的一组平行实线表示的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