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制取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的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制取研究》,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实验室制氧气之后,对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好素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2、过程与方法
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表达、思维、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第1页/共6页
重点: 1、药品的选择 2、反应原理
3、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4、装置的使用
难点: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探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重难点突破: 1、药品的选择
①不能用浓盐酸,我先给学生讲一下浓盐酸中的成分,再讲浓盐酸有很强挥发性的性质,讲清这一点也为大复习时气体除杂打下了基础。
②不能用碳酸钠粉末,这里给学生演示一个灭火器原理的实验。
③不能用硫酸,板书反应原理,查阅资料得知硫酸钙生成物为微溶物。
2、实验装置的选择 步骤:
第2页/共6页
①分析制氧气的药品状态、反应条件
②分析制氧气的药品状态、反应条件、对应的发生装置 ③分析氧气的密度与空气大小的比较和气体的溶解性 ④分析氧气的密度大小、溶解性对应的收集装置,从而引入制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
四、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 设计思路: 1、导入新课
提问:前面学习过蜡烛燃烧,动物呼吸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试分析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总结:不便于收集,收集的气体也不纯,无法操作 2、推进新课
(1)一体机展示药品选择的有关问题 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不选如下药品思路如下: 浓盐酸——成份、性质
粉末性药品(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演示灭火器原理实验,反应速度与颗粒大小关系
第3页/共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