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试卷B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在应用期望理论改进下属工作积极性时,首先应该考虑( )
A 确保报酬优厚 B 确保实现目标所需的业绩表现
C 确保公平 D 判断职工的需求
2.在组织规模一定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
A 反比例关系 B 无比例关系
C 结构比例关系 D 正比例关系
3.管理的核心是( )
A 财务控制 B 战略制定
C 设计运行组织结构 D 处理人际关系
4.管理应随机而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该观点属于( )
A 权变学派 B 经验主义学派
C 社会系统学派 D 管理科学学派
5.医院、大学所处环境的特点是( )
A 简单动态 B 复杂动态
C 简单稳定 D 复杂稳定
6.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当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你的态度是( A 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
B 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发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
)
C 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允许乃至鼓励小团体的存在,并对其行为加以引导
7.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 )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激励职能 D 沟通职能
8.某企业采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企业中共有管理人员42人,其中厂长1人,车间主任4人,班组长18人,职能科长3人,科员16人。每一岗位均不设副职。这时,厂长的管理幅度为( )
A 4 B 7 C 22 D 23
9.当前管理机构变革的一大趋势是( )
A 管理层次复杂化 B 组织结构扁平化
C 管理幅度日益减少 D 高耸型结构更受欢迎
10. 解决直线与参谋间冲突的主要方法是( )
A 赋予直线管理人员参谋职权
B 让直线人员更多地依靠参谋人员的知识
C 允许直线人员压制参谋人员
D 把直线与参谋的活动结合起来
11 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 )
A 日常程序性决策 B 长远全局性决策
C 局部程序性决策 D 短期操作性决策
12.“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核心,强调人、社会和环境关系的整体协调与和谐发展”。这最符合下列哪个原理( )
A 人本原理 B 系统原理
C 效益原理 D 可持续发展原理
13 采取工作轮换的方式来培养管理人员,其最大的优点是有助于( )
A 提高受训者的业务专精能力 B 减轻上级领导的工作压力
C 增强受训者的综合管理能力 D 考察受训者的人际关系能力
14. 在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时候,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 )
A 企业家角色 B 干扰应对者角色
C 资源分配者角色 D 职工角色
15 对于所有层次管理人员重要性大体相同的技能是( )
A 技术技能 B 人际技能
C 概念技能 D 分配技能
16 关于管理的应用范围,人们的认识不同,你认为下列哪个说法最好( )
A 只适用于营利性工业企业 B 普遍适用于各类组织
C 只适用于非营利性组织 D 只适用于营利性组织
17. 1961年《管理理论丛林》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其作者是( )
A 巴纳德 B 西蒙 C 孔茨 D 德鲁克
18.利用有关数学工具,为组织寻得一个数量解,着重于定量研究的学派是( )
A 科学管理学派 B 管理科学学派
C 社会系统学派 D 权变理论学派
19 在下列哪种假设下,管理者适合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
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自我实现人 D 复杂人
20 有些从某一职位上退下来的人常抱怨“人走茶凉”,这反映了他们过去曾拥有的职权是下列哪种职权( )
A 专长权 B 个人影响权 C 法定权 D 个人感召权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不选或错选者,该题无分。
21 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 )
A 制定计划 B 确定标准 C 衡量绩效 D 纠正偏差
E 诊断原因
22 下面属于扁平式组织结构特点的是( )
A 信息传递快、失真度低 B 主管控制灵活、下属积极性较高
C 管理幅度宽、监督和控制难度大 D 下属提升机会少
E 管理层次多、管理费用高
23 戴尔认为衡量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主要标志有( )
A 决策的目标 B 决策者的工作风格
C 决策的数目 D 决策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面
E 决策审批手续的简繁
24 关于组织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变化较慢,一旦形成便日趋加强 B 变化较快,随时补充新的内容
C 变化较慢,但也会抛弃一些过时的内容 D 变化较快,特别在管理人员变更时
E 长期固定不变
25 能够有效避免决策结果受个人知识、经验影响的决策方法有( )
A 德尔菲法 B 头脑风暴法
C 名义群体法 D 领导决策法 E 电子会议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