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23:06: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琥珀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怒吼、松脂、拂拭、渗出、半晌、推测、蜘蛛、热辣辣”等词语。

2.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推测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我们先来欣赏几件美丽珍贵的琥珀艺术品。出示琥珀艺术品图片。 2.揭题,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

3.认识琥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出示琥珀有关资料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有的内部包有蜜蜂等小昆虫,奇丽异常。琥珀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琥珀的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动物或植物碎屑。

2016年3月6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至今为止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琥珀矿石,其年龄在9900万年左右。

4.介绍作者

柏吉尔 ( 1804~1882),德国科学家、科普作家。作品集《乌拉波拉故事集》 等 。本文就选自这本书。从大体上看,本文属于科普小品。但由于以讲故事的

形式出现,使本来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如此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所以也有人说《乌拉波拉故事集》是童话。《琥珀》是根据《乌拉波拉故事集》改写的。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一)提出自学要求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二)汇报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字音 出示本课生字

琥 珀 嗡 脂 拭 渗 俯 扎 番 埋 澎 湃 怒 吼 餐 划 晌 辣 挣 刷 测 详 指名读,师生及时更正:

注意读准平舌音“餐 测”,翘舌音“脂 拭 渗 晌 挣 刷”等。 2. 书写指导

重点指导“拭 餐 渗”的书写 师范写,并讲解:

“拭”左窄右宽,左边的“扌”注意第三笔是提,右边的最后一笔斜勾写的长一些,落笔和提手旁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要多写最后一笔撇。

“餐”上下结构,注意上面有三个部分组成,下面是“食”,撇捺要写得舒展一些,托住上面的部分。

“渗”左窄右宽,注意右边的“参”的写法,下面的“彡”

的写法,三撇要写在一条竖线上,第二笔、三笔起笔位置要记住:都在前一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

3.理解词语

松脂:针叶树的树干上流出的胶状液体,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拂拭:指掸掉或擦掉。 粘稠:形容液体的粘性很强。 飒飒:风的声音。

琥珀:古代松柏树脂的一种化石,浅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透明固体。可用它制造漆、装饰品等。

断绝:指原来有联系的失去联系,原来连贯的不再连贯。 推测:根据已知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澎湃:形容涛声互相撞击。

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俯,头向下;仰,脸朝上。 约摸:估计,大概的意思。

怒吼:原指猛兽发威吼叫。课文中比喻水的风浪声很大。 热辣辣:形容热得像火烫着一样。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课文,正音。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3.给课文分段:

再次读文看看课文如何分段? 根据学生回答,展示如下:

第一部分(1自然段):琥珀的形成时间。 第二部分(2-9自然段):松脂球的形成。 第三部分(10-12自然段):琥珀的形成。

第四部分(13-18自然段):琥珀被发现的过程及琥珀的价值。 4.默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提示: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象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四、图文结合,了解琥珀特点。 1.图文对照,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

(1)出示琥珀图,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 预设1:里面有一只小苍蝇和一只蜘蛛。 预设2:这块琥珀是金黄色的。 预设3:这块琥珀是透明的。

(2)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

(3)请大家自由读最后一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

什么?(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感情齐读。

3.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 (明确:课文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这些内容是呈现在科学家眼前实实在在的事物,课文中的其他内容都是作者推测、想象的部分。)

五、课堂总结,巩固提高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欣赏了琥珀的美丽和神奇,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有一种冲动,都想知道琥珀是怎样形成的?下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字词

琥珀 松脂 拂拭 渗出 前俯后仰 一番 澎湃 怒吼 美餐 晌午 热辣辣 挣扎 冲刷 推测 详细 指名读,赛读。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预设: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象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3.谈话导入新课:根据这块罕见的珍贵的琥珀,作者推测想象出一个十分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琥珀的形成过程。那么,作者是怎样推测、怎样想象的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思考,一起推测,一起想象。

二、品读课文:还原推测过程,品味文章语言。 (一)默读课文,大胆质疑。

默读课文,做批注,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设:

1.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 2.它们是怎样成为化石的?

3.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A.松脂球的形成(2-9自然段)

1.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

引导学生发现:天气热,太阳猛;松树渗出松脂;蜘蛛正要抓到苍蝇;松脂刚好滴到蜘蛛和苍蝇上。(板书:苍蝇蜘蛛巧遇)

2.作者把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让人感觉很真实,很形象。再读课文,想象画面。

(1)找到描写太阳和松脂的句子,读句子,想象画面,感受天热,松脂多而美。

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

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 晌午的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板书: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松脂:厚厚的) (2)作者又是怎样记叙松脂包裹蜘蛛和苍蝇的过程的呢? ①找到句子,读一读,并在脑子里形成画面。

②说说你看到的画面。(在学生介绍过程中,老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讲清细节,把故事讲生动;同时,抓住“刚、正好、一齐”引导学生感受事情的“巧合”)

③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也能说明这真的是一种巧合,一种偶然,能找出来吗?有感情地读一读。

(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子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

(3)就这样,松脂不停地滴落在两只小虫子上,结果――

(出示句子: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能再想什么美餐了。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黏稠的黄色泪珠里。它们前俯后仰地挣扎了一番,终于不动了。)

(抓住“不能……也不再……,都,终于”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师生共同归纳松脂球形成的条件

第一,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

最新部编版(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qcte43fn02xc786b4a94zk8m0hvru00rw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