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捆小棒》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8:20: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捆小棒》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依据教材文章选择优质教学设计及优质教案,为你提供全方位的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捆小棒这个教学内容,其实主要是学习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10以内数的认识及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顺序及大小,会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对20以内数及运算有一些初步认识。但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知识,并能熟练正确地完成20以内的计算,还必须经过必要的学习,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还允许他们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地数、认、读、写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体验数位的含义,建立数位的概念,并培养合作意识。 3、 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的趣味性,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数的意义和组成。 教学难点:

明确不同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过程: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

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1、 猜测。 学生估计的数板书在黑板上 (教师拿出一捆10小棒)同学们能猜出有多少根小棒吗? (数一数)

第 1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 思考。 各小组数小棒 要得出准确的根数,我们应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较快地数出整捆的根数? 方法一:一根一根数 3、 探索 方法二:二根二根数 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捆小棒, 1捆是(1)个十,10个一就是(1)个10 4、 交流 ? 选择有代表性的数数方法在全班汇报,可能有: ? 5、 说说 ? 1捆是()个十,10个一就是()10 ? 动手操作,感知数的组成。 1、 11的认识 (学生马上就回答出11。) 1) 数一数 a 因为我本来就知道10上面是11。 同学们都有了一捆小棒,再拿出1根小棒,你们知道这表示多少吗? b 10加1就是11。 2) 说一说 c 一捆是10,再加旁边的1根,就是11。

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看出是11呢?怎么看的?可能出现: 学生边听边认 3) 讨论 ? 11当中有两个1,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是一样吗? ? 4) 认识计数器, ? 看一看自己手中的计数器,玩一玩,说一说你知道了些什么?并在计数器上拔出11。 ? 动手操作,感知数的组成 2、 摆一摆、拔一拔 学生边说边摆小棒。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摆一摆15、19,并告诉你们组的同学为什么这么摆? 同桌说含义拨计数器。

2) 在计数器上拔出这两个数,说说含义。 2个十就是20。 3) 20的认识。刚才认识了15、19,知道19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9根再数上1根,是几根呢? ? 我们也把这10根捆成1捆,现在是多少?为什么? ? 在计数器上拔出2个十,并说含义。所表示的意义。 ? 3、 拔数练习。 4人小组,1人说,另3人拔。 4、 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 读一读各自准备好的直尺,读一读。 2) 看看尺子上的数,你能提一些数学问题吗? 5、找一找。 抽生说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见到过11-20各数? 应用新知,巩固提高。 1、看图写数。 学生完成 2、找朋友。 3、我会说。 1) 19的前面是( ),后面是( )。 2) 比14多1的是( )。 3) 17的邻居是( )和( )。 4) 比16大,又比19小的数有( )。 总结 师总结 生总结 自我评价:

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同时一年级的小朋友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只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因此,在本设计中除了落实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外,更关注

第 2 页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生的态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 3 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捆小棒》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qdha559g85v45r56fo51lh1d7s0s50098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