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基外加深边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当含水量不足时,可用水车洒水补充,使填土达到最佳含水量的要求,确保达到压实度标准。
h、当路堤宽度、厚度和填土含水量等符合要求后,用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顺序碾压。压实遵照先轻后重的原则,直到达到设计的压实度为止。
i、根据路堤的填筑高度,严格按规范要求检查压实度,每层填土都要资料齐全,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或旁站。
j、雨季施工中,严防路堤积水,填筑层表面应适当加大横坡度,以利于排水,并注意天气预报,及时碾压成型,防止填土被雨水泡软。
k、设计标高时要抓紧按设计要求整理路槽,修整边坡,防护,确保路堤填筑质量和稳定性。
(3)半填半挖路基和填挖交界处的路基,结合填挖方路基的施工要求进行,填方一般从低处开始,按距路基顶面的不同高度控制压实度标准,最后一层要翻松挖方地段,平整后和填方路段 一起碾压成型路基。 二、粉煤灰三渣基层施工
1、准备工作
(1)向监理单位报送基层开工报告单,经同意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
(2)土基、垫层及其中埋设的各种沟、管等隐蔽构造物,必须经过自检合格、报请驻地监理工程师检验、签字认可后,方可铺筑其上面的基层。
9
(3)各种材料进场前,应及时检查其规格和品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得进场。材料进场时,应检查其数量,并按施工平面图堆放,而且还应按规定项目对其抽样检查,其抽样检查结果,报驻地监理工程师。
2、施工放样
(1)恢复中心线,每10m设标桩,桩上划出基层设计标高和基层松铺的厚度。
(2)中心线两侧按设计标桩,测出基层设计标高,在标桩标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度和松铺高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基层的高度、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质量标准。
3、计算材料数量
根据结构层的厚度、宽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段的干集料数量。
4、拌和
在拌和站用多种机械进行集中拌和,集中拌和时,必须做到: (1)粒料的尺寸要符合要求; (2)配料要准确,拌和要均匀;
(3)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约1%,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能接近最佳值;
5、运输和摊铺集料
(1)在摊铺段两侧先立模,以控制结构层的宽度和厚度。 (2)用自卸翻斗车运输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
10
相同。
(3)卸料距离应严格控制,通常由专人指挥卸料,避免铺料过多或不够。
(4)卸料和摊铺时,通常由远而近全断面摊铺尽量不留纵缝。 (5)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
(6)检验松铺材料层的厚度,视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6、整型与碾压
(1)在摊铺过程中,随摊铺随整型,及时消除粗集料窝和精集料带,可补充细混合料并拌和均匀。
(2)在初步整型的基础上,用机械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然后进行补平。
(3)在最佳含水量的范围内,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由两侧向中间,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基层上调头或急刹车。
7、接缝的处理
横缝:压实后末端做成斜坡为1:2,在次日开始摊铺新混合料之前,应将留下的末端斜坡挖除,挖成一横向(与道面中心线垂直)垂直向下的断面,便可继续向前摊铺。挖出的混合料加水至最佳含蓄水量拌匀后,仍可使用。
纵缝:尽量避免纵缝,在不能避免纵疑缝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并尽可能减少纵缝的数量。
11
8、养生
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应过湿或忽干忽湿。养生期不少于七天,可采用洒水或采用不透水薄膜。每次洒水后,宜用两轮压路机将表层压实。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 1标高控制
设置标高桩,标高桩每10米设置1根,桩顶标高即为设计路面标高加松方系数,路边平石标高即为路面标高。
2清扫基层
基层均应坚实平整干净,纵坡和横坡符合设计规定,在施工前必须普遍检查,对有松动,波浪超伏,坑槽或表面脱落等现象均应进行整修,对基层上粘附的污泥,杂物等都要清除干净。并用空压机吹风,除去基层上灰尘。
3喷透层油
基层清理干净后,即可浇洒沥青透层,透层油按1kg/m2酒布。 4摊铺混合料
沥青集料采用沥青摊铺机进行摊铺并辅助人工进行整理,摊铺机最大宽度为9米,利用摊铺机的自控装置控制标高和宽度,摊铺温度控制在120℃左右。
5辗压
混合料铺装成型后,第一次初压用8t压路机以每分钟30m的速度进行辗压,辗压由边向中进行,温度控制在110℃左右,先沿路平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