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3-- 物态变化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1:20: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A.冬天户外用温度计测量铁块和木块的温度,铁块的温度比木块低 B.夏天打开冰棒包装纸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 C.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形成原因不一样 D.秋天早晨的“大雾“,是夜间从地面冒出的“白气” 【考点】13:温度;1M: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相同的物体,导热程度不同给人的感觉是温度不同.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根据物质变化前后的状态分析答题. 【解答】解:A、冬天在户外的木块和铁块处于相同环境,所以温度相同.故A错误;

B、夏天,打开冰棍的包装纸,看见冰棍旁出现“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液化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

C、冬天我们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棒冒出的“白气”形成原因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

D、秋天早晨的“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B.

18.(2017?黄石)小欢和小亮两位同学相互协作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探究水被加热至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规范组装器材,如图甲所示,应 自下至上 (选填“自上至下”或“自下至上”)固定各个仪器.

(2)器材安装好后,为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小亮同学在烧杯中倒入一些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计读数为 68 ℃.

(3)点燃洒精灯,待水温升至90℃时,小亮同学每隔lmin读出一次温度计示数,小欢同学及时记录在以下表格内,如此持续8min后停止了读数. 时间/min 温度/t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0 1 2 3 4 5 6 7 8 请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分析】实验一:(1)要正确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酒精灯与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

(2)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 【解答】解:

实验一:(1)在使用酒精灯时,需要用其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得位置.又因为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据温度计的长度确定横杆的位置,因此按照“由下至上”安装实验装置.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读作68℃.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13.(2017?武汉)今年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如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车60周年的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半程马拉松距离约21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约70min,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为 5 m/s.赛前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有效减轻了赛事当天降雨量.人工降雨的方

式之一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干冰 升华 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液化 成小水滴或 凝华 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考点】6D: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1M:液化及液化现象;1P: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v=计算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2)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解答】解:(1)s=21km=21000m,t=70min=4200s, 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

=5m/s;

(2)人工降雨是将干冰投撒到云层中,在常温下就可以升华为气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故答案为:5;升华;液化;凝华.

8.(2017?襄阳)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 放大镜 (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 【考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来源学科网【分析】(1)透明的物体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只要是凸透镜,材料不同,但是对光线的作用和成像情况都是相同的;露珠是一个凸透镜,露珠看叶脉跟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

(2)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解答】解: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 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故答案为:放大镜;液化.

22.(2017?襄阳)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自下而上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等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 均匀受热 .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9 50 51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考点】1F: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分析】(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

(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分析第6min时温度与熔点的关系,得出结论;

【解答】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按照从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由表格知,第6min时,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为固液共存;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均匀受热;(3)固液共存.

26.(8分)(2017?郴州)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2017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85套)专题3-- 物态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qg935cdgk7zlrl1bkfq6d7jn4l8uv01343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