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016年西山区教师招聘考试(事业单位)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选题(育萃教师招考与你一路相随)
1、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并注重与教育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是教育心理学的( )
A.初创时期 B.成熟时期 C.发展时期 D.完善时期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 B.知识与技能 C.动机与迁移 D.学习与教学
3、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4、“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特殊性迁移 D.普遍性迁移 5、学生在几何课上学会用圆规画圆,这种学习属于( ) A.操作技能学习 B.概念学习 C.言语信息 D.辨别学习 6、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写作方法的学习属于( )
A.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B.心智技能的学习C.认知策略的学习 D.感性知识的学习 7、凭借经验和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8、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一定价值的产品的( ) A.智力技能 B.思维品质 C.思维程序 D.能力或特性
9、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是( ) A.从众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10、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这是( ) A.从众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11、“过于安静,或由于紧张拘谨、惧怕老师,学生反应迟钝、呆板,回答问题被动;课堂纪律较松散,心不在焉。”这种课堂气氛是( ) A.积极型 B.对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 12、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 )
A.群体气氛 B.群体规范 C.群体凝聚力 D.人际关系
二、填空题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在心理学完善阶段,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表现为四个方面:________、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以及________ 。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_________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学习者是否拥有________,是影响迁移的基本前提条件。
4、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 ________ 、________ 和网络化。
5、操作技能具有对象的________,执行的________和结构的展开性的特点,与之相对,心智技能具有对象的_________,执行的_________和结构的_________的特点
6、学生在加法运算学习时,常将“数”和“单位”结合起来变成“数量”。这种心智活动方式,加里培林称之为 ________ 活动。
7、在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两种一般问题解决策略是 ________和________。
8、人们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________ 。 9、观察者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自己也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为________。
10、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包括依从、认同与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11、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____三者之间关系,从而有效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
12、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________。包括群体凝聚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及课堂里的人际关系等等。
三、简单题
1、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有哪些?
2、培养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方法有哪些?
四、论述题
1、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有哪些? 2、试论述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五、案例分析题
1、案例1:开学第一周,琼斯先生试图教授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他说:“当我提问时,你应该举起右手,我将会叫你回答。你们能够像我这样举起右手吗?”二十双手举起来了,但都是左手。 案例2:刘易斯女士所教的四年级学生对交家庭作业越来越漫不经心,为此,她决定在班上确立一条规矩。她对全班同学说:“本周不交家庭作业的同学讲不能参加野营活动。”碰巧,一位女生的妈妈在那周生病住院。这位女生因为家中出现此事以及对母亲生病的担忧,有一份家庭作业没有完成。刘易斯向全班同学解释说,该女生没交家庭作业是个例外,因为她的妈妈病了。但是全班同学都不乐意,他们说:“规则就是这么定的。她没有交作业,所以不能参加野营。” 案例3:昆特女士教八年级的英语课。一天,刚上课时她就很兴奋地宣布:“我想告诉你们,咱们班出了一格诗人。弗兰克写了一首很美的诗,我想读给大家听听。”昆特女士朗读了那首诗,它的确很美。然而,昆特女士注意到弗兰克的脸红了,看上去非常不安。班上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后来,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昆特女士问弗兰克是否愿意再写一首诗去参加全市的诗歌比赛,他说他再也不想写了,因为他真的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并且也没有时间写。 问题: 1.案例三中的学生为什么有如此表现?如果你是老师,该如何鼓励他? 2.对比三个案例,解释哪个或那些案例涉及行为的、认知的、社会的、道德的或者生理发展的两难困境,并具体描述这些困境.
2、 [案例]会了,可以“不听”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 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不愿听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3、某校三年级有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就更不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尽管老师多次教育,仍不见好转,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班里同学见了他都躲得远
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以至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过,这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超人,在校运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以外,他还特别喜爱画画,象棋也走得非常棒。 请你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待这样的学生。
参考解答
一、单选题
1、【育萃专家解析】B。
2、【育萃专家解析】D。学习与教学,即学与教。 12、【育萃专家解析】B。
二、填空题
3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