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 作 展 台
快乐多多
生活是快乐的源泉。我的生活,快乐多多。
淡蓝色的快乐
三伏天,酷热难熬。一想到蓝色,就觉得凉爽舒适。幸运的是我找到了我的淡蓝色的快乐,她为我挡住了炙热的阳光,给了我一份好心情。
她的名字叫书。
我热爱书胜过一切。常常一个人静静地捧着书读,便把时间遗忘在了某个挂满蛛网的角落。在书中,我认识了流浪在撒哈拉的女作家三毛、写尽世间繁华沧桑的张爱玲、怀着“告别薇安”的淡淡忧伤的安妮宝贝和叛逆的赛车手韩寒……
无论我是伤心还是愤怒,他们都像一杯夏季的冰茶,清凉了我的口,抚慰了我的心。 我的淡蓝色的快乐!
粉红色的快乐
粉红色代表着甜蜜和温馨,我的粉红色的快乐来自我的同桌,她是一个可爱伶俐的女孩,心细如丝。我们不但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日常生活中亦是如此。我生病了,总少不了她的嘘寒问暖,我喜欢被人疼爱。在她问我哪里不舒服时,我就像小孩子一样滴下大颗大颗的眼泪,但是我真的很快乐,真的。
后来我们调座位了,但我们都没有伤心,还轻轻唱起了《同桌的你》,因为我们知道,没有人能把我们的心分开,粉红色的快乐在延续。
我的粉红色的快乐!
浅紫色的快乐
我把音乐称作我的“浅紫色的快乐”。我不是疯狂的歌迷,但我会静静地漫步在音乐的殿堂,如痴如醉。
在音乐中,我看见了朴树的战火下宁静的白桦林,看见了莎拉布莱曼的长满鼠尾草的集市,看见了普契尼的美丽的图兰朵特公主……
音乐的颜色是浅紫色的,华丽而高雅。我在浅紫色的快乐中穿梭,叹息过,流泪过,傻笑过,徘徊过,但我觉得自己很充实。
我的浅紫色的快乐! ……
忽然之间,觉得自己拥有这么多快乐,确实是件快乐的事。但我的快乐还不止这些,它们像玻璃瓶中的星星,透过时间的瓶壁往里看,快乐多多,纯洁而美好。
亮| 点| 点| 评
这篇文章有以下几点出彩之处:
1.结构完整,色彩缤纷:文章主体部分,用三个小标题串联起三个快乐的生活画面,每个画面后面都有一句话小结上文,这三句话又构成排比段,层次清晰;三个画面三种色彩,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生活中的诸多快乐,画面优美,色彩斑斓。
2.语言优美,饱含感情:文章用诗化的语言描述了生活中的点滴快乐,优美的语言中饱含感情。
主 题 素 材
名 句 积 累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 生命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啊。——三毛 ◆ 以平常态,做普通人,是最有滋味的人生。——余秋雨《灯下回信》 经 典 语 段
?每个人的笑容,的确有不同的味道。我从那个热情地招徕顾客的商家堆起的笑容里,闻到了丝丝矫情的味道;从那个挑着两筐水果穿街走巷的小贩汗水打湿的笑容里,嗅到了一缕苦涩的味道;从那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皱纹舒展的笑容里,品尝到了一种沧桑的味道……还有,那位白富美自豪的味道,那个中学生单纯的味道,那个清洁工平静的味道,那位摄影师辽阔的味道……没错,因为年龄、职业、阅历、境遇等各不相同,每个人的笑容,都在传递着有关生活、人生、生命不同的味道。是的,对世界抱以怎样的笑容,是我们可以选择的生命态度。就在那些丰富无比、细腻无比的笑容里面,流露着我们对各自人生最真实的感受和最自然的表达,飘散着无比丰富的味道。(选自崔修建《笑容的味道》)
?伤心,是一种最堪咀嚼的滋味。如果不经过这份疼痛——度日如年般的经过,不可能玩味其他人生的欣喜。伤心没有可能一次偿还,它是被迫的分期付款。即使人有本钱,在这件事上,也没有办法快速结账。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必过分纵容自己的哀怜。大悲,而后生存,胜于不死不活地跟那些小哀小愁日日讨价还价。
有些人的怨叹只是一种习惯,不要认真帮他们解决,这份不快乐,往往就是那些人日常生活中的享受。有时候我们因为受到了委屈而悲伤,却不肯明白,这种心情,实在是自找的。挫败使人苦痛,却很少有人利用挫败的经验修补自己的生命。这份苦痛,就白白地付出了。
小聪明人,往往不能快乐;大智慧人,经常笑口常开。伤心最大的建设性,在于明白,那颗心还在老地方。
造化弄人,人靠自我的造化弄天。(选自三毛《伤心的滋味》) 热 点 素 材
故居的味道
故居的意味是什么?我觉得故居就是给后人提供了靠近、倾听大师的一种可能。走向了饮冰室,朝拜梁启超先生,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味道。据统计,“饮冰室”的藏书,最多时曾经达到3 470多种、4万余册。当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讲授国学时,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随后停顿片刻,眼睛看着天花板,慢悠悠再说第二句“兄弟我还是有些学问的”。这个13岁中秀才、17岁考中举人的“有些学问”的人,涉猎广泛,著作颇多,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选自《每日新报》,有删改)
素材解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郭敬明:苦是甜的种子 在一次访谈中,郭敬明说自己平常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没有时间陪父母看电视和外出旅游,甚至从来都没有享受假期的权利,不允许自己生病,很怕生病耽误事情。他还说,要赶紧趁现在精力充沛尽可能完成更多想完成的事情!他写小说因为感受到乐趣,所以能用10年的时间去坚持。电影也是一样,在这个领域,他还有很多想实现的想法,所以觉得自己可
以继续坚持,苦中有甜。(选自“百度网”,有删改)
素材解读:苦是甜的种子,如果连种子都没有种下,怎能期盼开花结果的时刻。
适用范围:本素材适用于勤奋、向上、滋味、榜样等话题,也可以作为相关论题的论据等。
考 场 预 测
微 写 作
滋味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生活的滋味很多,“最爱湖东行不足”是白居易喜的滋味,“日暮乡关何处是”是崔颢愁的滋味,“沉醉不知归路”是李清照乐的滋味, “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范仲淹苦的滋味。请以“滋味”为话题,写一个300 字左右的片段。
大 作 文
以《__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自定立意;③不少于600字。
真 题 链 接
[2018·盐城]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 《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思路点拨与佳作示例
主题素材
素材解读:时光变迁,世事沧桑,走在大师曾经生活起居的院落,吮吸的是来自大师人格魅力散发出的馨香。
适用范围:本素材适用于滋味、魅力、读书、故居、榜样等话题,也可以作为相关论题的论据等。
微写作
【思路点拨】
“滋味”一词本义是指食物的味道,需要依靠人的味觉、嗅觉等来体会,比如红烧肉的香是一种滋味,活水鱼的鲜是一种滋味,臭豆腐的臭也是一种滋味,等等。更高级别的滋味,就不是单单依靠人的感官来体验的了,而是应该调动人的心理来品尝体验的,如成功的滋味、失败的滋味、阅读的滋味、孤独的滋味等等。提示语的指向性很明确,命题者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和学习中依靠心灵去感受的滋味,而不是简单的食物的味道。
【佳作示例】
读书的滋味
书是人类文明的使者,它寄寓着人类热切的希望,蕴藏着人类丰富的感悟。陶醉书中,纵可体会历史风云,横可领略八方风情。你的思想在书中遨游,你的情感在书中起落,你的心灵在书中得到充实……
陶醉书中,洗涤心灵。在夜深人静时,邀明月相伴,泛舟书海,即如在百草园中采摘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