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
广河二中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这里的“水排”是( )
A 耕作工具 B 灌溉工具 C 冶铁工具 D 运输工具
高一年级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古书记载,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据此可以得出,古代中国( )
A 商业发达 B 制定了历法 C 出现原始农业 D城市业兴起
2.“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所反映的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是( )
A 工场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民营手工业 3.《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
A 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B 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C 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4.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 ) A 自然经济的产生 B 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C 商品经济的活跃 D 集体耕作方式的出现 5.下列能够反映出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租佃关系的是( )
A “为田开阡陌封疆” B “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C “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D“上米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 6.下表是汉至南宋北方户数的变化,从中可以得出 地域 北方 南方 西汉元始二年 965 111 晋太康元年 149 65 唐天宝元年 493 257 宋元丰三年 459 830 9.下列有关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出现 B 唐朝政府严格管理经商人员和市场 C 明朝时期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D清朝前期完全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10.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其中最著名的有( )
A 徽商和川商 B 徽商和晋商 C 粤商和晋商 D徽商和京商 11.乾隆二十五年(1760)发给中国商人海外渡行证明书(如下图)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中国商人的经济安全 B 加强海外管理 C 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 D 打击海上走私活动
12.北魏至唐朝中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屯田制 D 摊丁入亩 13.如果你生活在15世纪前后,想去环球航行,你会选择哪位航海家带路( )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麦哲伦 D 哥伦布 14.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 B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纷纷建立 C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 D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15.《共产党宣言》中有一段描述:“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殖民扩张开辟了海外市场 B 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C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D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出现这种变化的因素是什么( )
A 朝代时间长短 B 王朝力量强弱 C 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7.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A 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C 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 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8.“南阳太守(杜诗),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第 1 页 共4页
518
16.早在17世纪时,它已经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同时保持着一支强大的商船队伍,以获取丰厚的利润。下面有关这个国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它有“日不落帝国”的美誉 B 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之 C 它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本主义性质的成文宪法 D 它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 17.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到工厂制度的演变。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 B 资产阶级革命 C 世界市场扩大 D 殖民扩张 18.1882年德国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000人,到1906至1907年,则有107000人。这主要说明( )
A 德国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标准 B 德国就业率不断提高 C 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工业 D 世界各国进入“电气时代”
19.1840年以后,伴随着外国资本主的入侵,中国开始“被近代化”,经济结构相应发生转变,下面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①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这一时期,中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③洋务经济所遵循的核心理论是“中体西用” ④外资企业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诱因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0.下列对于洋务运动及所创办的企业,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军用工业属于官僚资本性质 ②民用企业属于资本主义性质 ③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 ④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1.“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在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受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于( )
A 官僚资本 B 外国资本 C 封建官府 D 地主阶级
22.历史学家费正清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 工业区域分布不平衡 C 社会环境未曾改变 D 近代企业被军阀控制 23.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 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
C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 D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
24.“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戊戌变法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民国初年 D 新中国成立初 2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消失的时间是( )
A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 B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C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D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三小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此。《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尉缭子?治本》
材料三:古代中国,手工业素称发达,青铜器具、陶瓷制品、丝绸,均享誉世界。然所生产之精品,非出自民间工人之手,而集国家之优势力量,以专门之机构生产,故成相当规模。
材料四:16世纪以来,商业利润刺激着人们去大胆追求财富,这种信念笼罩着整个欧洲,为确保此利益能够适应社会繁荣之需求,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最终被确立。然而在中国,传统之模式仍长长捆束了整个阶层,但不管怎么说,与世界相接轨的元素正缓慢苏醒,并在局部地区已出现。
(1)材料一、二所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态?(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特点。(4分)
(2)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的经营方式有哪些?(2分)材料三中说的是其中哪一种?(1分)你对“国家之优势力量”又是如何理解的?(2分)
(3)根据材料四回答:① 你认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指什么?(2分)说说它在英国确立的标志。(2分)
② 明朝中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试分析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3)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第 2 页 共4页
518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冲向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马克思曾提到:“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曙光的到来。”
材料三:15世纪,商人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1)从材料一中能够得出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1分)说说与之相关的社会背景。(4分)
(2)材料二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环节?(2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5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华商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洋商见我工商竟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洋商者。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材料四:国民政府成立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尤以1927到1936年最为迅速,工业部门由棉纺织业、面粉业延伸到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等一批新兴工业部门。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哪个时期?(1分)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
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4分)
(2)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指?(1分)说说材料三中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的原因。(3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取得成就的政治、经济原因。(5分)
答题卡
一、选择题。
1 14 2 15 3 16 4 17 5 18 6 19 7 20 8 21 9 22 10 23 11 24 12 25 13
二、材料分析题。
26.(1)
(2)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第 3 页 共4页
518
(3)
27.(1)
(2)
(3)
28.(1)
(2)
(3)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第 4 页 共4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