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
2、一期工程项目编制内容 (1)省级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 (2)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监管站 (3)重要湿地监管站 (4)自然保护区监管站 (5)监管中心站 (6)地级市监管站
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 5
广东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
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1 1.1 1.2 1.3 项目 省级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 野生动物监管点 野生植物监管点 国际重要湿地及其他重要湿地监管点 自然保护区监管点(其中国家1.4 级自然保护区监管点10处,个 设置120个固定样地) 2 2.1 2.2 2.3 2.4 2.5 2.6 3 3.1 3.2 省级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一期工程 省级野生动植物监管中心 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监管站 重要湿地监管站 自然保护区监管站 监管中心站 地级市监管站 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 一期工程投资 个 个 个 个 个 个 万元 万元 1 15 8 10 5 21 2400 540 60 单位 个 个 个 指标 100 60 40 备注
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 6
广东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概况
广东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陆地面积为1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87%。南临南海,海岸线总长3368千米,岛屿众多。全省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陆地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平原、丘陵交错。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主要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最长的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汇流而成,长2122千米,是中国第三大河流。南海沿岸的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广东省境内自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山地、平原、丘陵纵横交错,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林业大省。境内野生动植物及湿地资源较为丰富,已发现的各种植物达7055种,其中木本4000多种,占全国木本植物的80%;全省共有陆生野生动物771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的保护野生动物113种。我省现有湿地类型多达22种,湿地面积达186.4万公顷,占省国土面积的10.47%,其中,以近海及海岸湿地类型最多、面积最大,达108.2万公顷,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58.04%,国家规定属于近海与海岸湿地的12种湿地类型在广东沿海均有分布;现有红树林面积10065.3公顷,是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此外,截至2003年底,我省已建立林业、地质、海洋等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15处,陆地面积97.7万多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43%。其中,属于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有186处,占全省陆地面积的5.18%,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
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 7
广东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东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
护区40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141个。全省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小区3.8万处,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小区建立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广东省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较快,毗邻港澳,是重要的进出口口岸,也是全国野生动物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全省野生动植物进出口量约占全国一半。由于野外资源状况不清,人为活动的加剧,致使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遭受破坏,湿地也面临着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污染等威胁,使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面临极大难题。同时,由于尚未形成规范的、持续的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监管体系,数据信息不能及时更新,保护管理工作严重滞后,因此,建设“广东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监管项目”,既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又是一项加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和管理、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及时掌握资源本底情况十分必要。
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