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组织评价。
要点提示:评价时关注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什么,后面的内容是否围绕中心句展开具体描述。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师搭建学习的平台,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两段话的相同点是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再迁移写法,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将语文能力的提升真正落到实处。
板块三 积累知识,品味文化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 课件出示: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2.学生自读四组短语。正音:雅人四好(hào)。 3.组织交流理解。
(1)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①课件出示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的图片。
②说说观看完图片有了什么想法。 (2)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①读准字音。
②交流理解。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和绘画都是文人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9
(3)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①对号入座。
②拓展理解。梅花、兰花、竹子、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 (4)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①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②与中医有关的四字词语:妙手回春、悬壶济世、药到病除。 4.拓展类似的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 生活四事:衣食住行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5.熟读成诵。 (1)指名朗读。 (2)同桌互读。 (3)相互抽背。 6.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课后可以根据我们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收集更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补充、阅读更多古诗词,积累更多字词,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多运用修辞手法,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日积月累”意在引导学生收集更多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补充、阅读更多古诗词,积累更多字词,了解文化常识,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0
?教学反思
1.以学生兴趣为抓手。
在“识字加油站”板块,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识字方法,增强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日积月累”板块,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交流探讨等多种形式进行理解,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以合作探究为形式。
在教学“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在交流、碰撞中感悟学习方法,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交流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做个好舵手,围绕目标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水平。
3.以落实目标为宗旨。
在教学时紧紧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中采用交流、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授方法,适时引导,让学生在交流和练习中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自主感悟,既锻炼学生写作的能力,又加深了对板块内容的理解。“识字加油站”中的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所以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日积月累”中引导学生了解、积累文化常识,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