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在工业企业设备调查中( 2,4,5 )。(注意!) ①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②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③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④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⑤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0.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1,2,3,4,5)。 ①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②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③全国每一个一工业企业是报告单位;
④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是变量: ⑤全国有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
31.下列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一致的是( 1,3,5 )。 ①工业企业设备普查 ②零售商店调查 ③人口普查
④高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⑤工业企业普查
32.统计分组的主要作用在于( 2,3,4 )。 ①发现事物特点与规律: ②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的变化; ③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④将复杂现象划分为不同类型: ⑤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33.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2,3,4,5)。
①职工按工龄分组: ②人口按民族分组: ③人口按地区分组: ④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⑤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34.下列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1,2 )。 ①工人按产量分组; ②职工按工龄分组:
③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④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⑤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35.次数分布数列( 1,3,4,5 )。
①是由总体分组和各组相应的分配次数两个要素构成的: 。
②是由组距和组数、组限和组中值组成: ③包括单项式变量数列和组距式变量数列两种; ④可以用图表形式表现; ⑤可以表明总体结构和分布特征。
36.分配数列两个要素是( 1,2 )。
①次数: ②变量值: ③分组: ④指标数值: ⑤组距。
37.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计算公式是( 1,4,5)。 ①组中值=(上限+下限)/2 ②组中值=上限一组距/2 ③组中值=下限+组距/2
④首组是开口组的组中值=首组上限-邻组组距/2 ⑤末组是开口组的组中值=末组下限+邻组组距/2
38.由于变量有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两种,其组限的划分,有不同的要求( 2,5 )。 ①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间断: ②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 ③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间断; ④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
⑤(修改)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间断,也可以重叠。
三 判断改错题
1(√ )统计指标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2( √ )调查时间专指调查工作进行的时间。
3( × )典型调查的误差可以控制。(不可以)
4( √ )离散变量既可以编制单项变量数列,也可以编制组距变量数列:连续型只能编制组距变量数列,且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
5( × )变量数列中缺上限的最大组的组中值计算公式为:缺上限的最大组的下限+变量数列的组距/2。 ( =缺上限的最大组的下限+相邻组的组距/2 )
6( √ )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有钟形、 U形和J形分布三种。
7( × )统计学中的“结构”是指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总体单位的数量分布特征)
8( × )按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是次数分布数列。(次数分布品质数列,简称品质数列)
9( × )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是次数分布数列。( 次数分布变量数列,简称变量数列 )
10( √ )通过统计分组,使同一组内的各单位性质相同,不同组的单位性质相异。
11( × )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组距和组数。 (确定分组标志和组限 )
12( × )统计调奁中的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一致的。(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
13( × )统计资料整理,是统计调查的前提,也是统计分析的结果,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统计资料资料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结果,是统计分析的前提)
14( × )“调查时间”指的是统计调查工作的起点时间。(是调查工作的起止时间
15( √ )重点调查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
16( × )统计分组实质上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包括定性分类和定量分类)
17( × )无论是离散变量还是连续变量都可以编制单项数列。(连续变量只能编制组距数列)
18( × )对于任何形式的变量,都可以采用不重叠的组限。(连续变量分组时,组限必须重叠)
19( ×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样本单位进行的一种全面调查。(是对重点单位(其数值占总量的一半以上)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四、填空题
1.统计调查按凋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2.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以分为(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3._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4.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的界限。
6.普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7.全面调查和其它非全面调查搜集的数据,是着眼于(被研究总体的范围),而典型调查搜集的数据则着眼于(某些总体单位的代表性)。
8.统计调查搜集来的资料有两种,一种称为(初级)资料;另一种称为(次级)资料。
9.调查时间是指(收集资料)的时间。调查工作的期限主要指(收集资料)和(报送资料)所需时间。
1O.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总体)的特点,按照(标志值)将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
11.次数分布有两个组成要素:一个是(变量名称),另一个是(次数)。
12.统计表是表现(总体结构和数量特征)最常用的~种形式。
13.统计调查资料的(真实性)是保证统计资料质量的首要环节,也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14.调查人员亲临现场对调查单位的项目直接进行清点或计量的方法称为(直接观察法)。
15.根据统计的特定任务,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称(普查)。
16.统计调查结果所得的统计数字与调查总体实际数量的差别称(统计误差)。
17.调查表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它是容纳(次级资料),搜集原始资料的基本工具。
18.重点调查的特征在于调查对象中的重点单位的标志值之和占总体全部单位该(标志总量)的绝大部分(比重)。
19.统计整理在统计分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是统计调查的( 结果 ),又是统计分析的( 前提 )。
20.统计分组实质上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一种( 分类和汇总 )。
21.区分现象的( 次数分布 )是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
22.根据分组标志的特征不同,统计总体可以按( 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按(数量标志)分组。
23.组限是组距变量数列中表示( 分组界限 )的变量值,其中下限是指(本组中最小)的变量值,上限是指( 本组中最大 )的变量值。
24.组距变量数列的组距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 反比 ),与全距的大小成( 正比 )。
25.组距变量数列的(次数分布)可以用次数分布曲线图表示。
26.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叠);划分离教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应为(重叠或间断 )
27.钟形分布、(J型)分布和(U型)分布是次数分布的三种主要类型。
五简答题
1.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包括: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拟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时限;制定调查工作的人员组织和实施计划)
2.何谓调查项目?拟定调查项目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调查项目是对调查单位进行调查的各项具体标志。拟定调查项目时,注意:要准确,恰当,适量,可操作性,文字描述要清楚易理解)
3.什么是调查误差?产生调查误查的原因有哪些?
(调查误差是调查得到的数据与客体真值之差。产生调查误差原因有:客观事物的随机性,操作不当,计算中的舍入误差,故意制造的误差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