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教学设计
一、【链接“自信是成功的根本”导入】 将军百战百胜的魔药到底是什么呢? 自信! 二、【心理认知】什么是自信 自信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人对自己的个性心理与社会角色进行的一种积极评价的结果。 自信通俗地讲就是自己相信自己。
自信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谁是自信者
学生A :高三学生,成绩在年级前20名,但就是不愿意去学校,害怕学校里没完没了的考试,担心别人超过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很焦虑。
自卑 过低地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年级前20名 学生B:入校成绩班里40多名,但有明确的目标,学习态度很好,刻苦专研,勤学好问,成绩进步很大。
自信 恰当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积极客观的评价
学生C:学习成绩在班里10多名,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什么都会,但成绩比入校退步不少。
自负 过高地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眼高手低,觉得什么都会,就是考试的时候不是这里粗心,就是那里大意,好出错。
谁是自信者【学生据图回答,并说出推测理由】
上面这位女生,为什么大家觉得她是自信的?眼神坚定,另外举手回答问题本身就是自信的表现,希望大家也像她一样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增强自己的自信。 那下面的这名女生是自卑,因为她眼神躲闪,身体躲在椅子后面,给人一种逃避的感觉。 下面的这名男生是自负,因为他眼神里有点嚣张,这就是平常我们说的眼高过顶。 有同学说,不是我没有自信,没有努力,是因为我比别人笨的头脑,是这样吗?
近代比较权威的看法是:正常人只运用了自身潜能的2%---5%之间。也就是说,最成功的也只运用了自身潜能的5%,就连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对大脑的利用也不过10%左右。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而自信,是激发潜能的最佳法宝
下面我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同学讨论一下自信的好处,不自信有什么坏处。 三、【心理体验】感悟自信
分组讨论 安排分组,8人一个小组,提醒大家看哪个组能认真思考,积极讨论,踊跃回答问题,成为最自信的小组。 自信有什么好处?
1. 自信是健康的心理状态 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2.自信是成功的保证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进步很大就是对自己充满自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3.自信是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保证 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当你受到挫折时,自信心会使你重新燃起斗志;当你感到烦躁时,自信心使你平静下来。
4. 自信有利于人际交往
1
自信的人能够主动和人交流,给别人以信赖感。只有自己相信自己,他人才会相信你 。
不自信有什么坏处? 自卑:
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优柔寡断,毫无竞争意识,抓不到稍纵即逝的各种机会,享受不到成功的快乐。还会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忧郁、失望等,甚至内疚、自责。 自负:
使自己陷于盲目,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事业功亏一篑;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盛气凌人,总认为自己对而别人错,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难以和他人心理相容,不让人喜,影响他的人际交往。(不受人待见) 四、【心理实践】践行自信
我们刚才分析了自信的好处和不自信的坏处,下面我们自测一下自己是否自信,现在发测试题,一共有10个选择题,请大家在3分钟内完成,下面计时开始。 我自信吗?
心理测试----自信心的自我测验 教师巡视学生回答情况,并观察时间,3分钟后:后面有评分标准,请大家算出自己的分数,然后这十个题的得分加起来的总分就是自己的最后得分,请大家在1分钟内完成,下面开始。 评价 先统计班内整体的得分情况,然后再出评价。 请各组的找出得分最高同学的为自己组的组长。
通过刚才的分享,有的同学很积极,表现得很自信,有的同学不够积极,表现得不够自信,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呢? 谁能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做法?
刚才测验得分高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自信的原因,学生代表展示,教师带头鼓掌鼓励,并激励他们说: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切实的体验获得的技巧,并勇敢的展示给大家,这才是自己自信的真正秘诀!
学会当众发言 争取机会,当众发言,就是自信的第一步。 成长型思维【视频链接】
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得善于体会,才能发现。
多回忆体验自己成功的那一刻,把曾经的成功变现为自信。把许多“我能行”的经历归结起来就是自信。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其他的几个增强自信的方法 真正的自信是来自于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去欣赏自己的生命呈现! 喜欢并不完美的自己! 方法一:增强自我意识
ss点接受自己法:用右手按揉ss点,大家起立一起读这句话3遍,我起个头。 方法二:向成功人士学习
一个自卑的人如何拥有自信——俞敏洪
俞敏洪是新东方的创始人,新东方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 我就做了两件事,第一个是自我思想解放。
所谓的思想解放,其实就是“我不跟你们比了”。有句话叫作“人比人,气死人”,所以,不要和比人比,只跟自己比,只要我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成功;这次考试比自己上次进步就是胜利。自信心源于超越自己。 俞敏洪是考了三年才考上北大,俞敏洪不仅记单词增加了自己的自信,还创了单词词根记忆法,现在光卖单词书版权费一年就有100多万。俞敏洪建立自信的支撑点是背单词,我们自
2
己的支撑点可以是某一学科,我数学学不好,但我语文好,或者我写的字好,或者我钢琴弹得好,画画的好,都可以是自己自信的支撑点。 方法三:接受他人的赞赏
分组进行,组长是自信测验得分最高的学生,组织本组的这项活动。 对象:本组内自信测验得分最低的2名学生。
要求:为这2名同学写优点,优点越具体越好,最好是有能体现他的优点的事件。 优点写到我们发的红色名片上,小组内分成两半为两个同学分别写有点,写完就把名片送给这位同学!
学生展示自己的名片,大声读出别人眼中的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提升自己的信心,教师带领同学们鼓掌激励。 五、【总结】
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身心地体验,接纳了自己的不完美,喜欢了自己多一点,找到了自己闪光点,看到了自己的风景。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
到了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也有所加深,他们更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印象,也就决定了一旦发现自己某些地方不如人时,就会出现类似于“是不是我不行”“看来我的能力比不上别人”的想法。
二、自卑心理现象的普遍存在
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自卑对于一个人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而这种积极作用的发挥要靠在心理上用另一种优势来平衡这种不足。对这种优势的追求或保持恰恰在某种程度上是建立自信的前提。
因此使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就是让学生建立起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以自信的姿态来面对学习生活,面对人生。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效果分析
3
上完这节课总体上感觉效果很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都很积极、很活跃,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全身心地体验,大胆的举手,踊跃的发言,用实际行动走向了“自己亦是风景,展示自我”的第一步。
2、测验得分高的学生代表展示自己自信的原因,教师带头鼓掌鼓励,并激励他们说: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切实的体验获得的技巧,并勇敢的展示给大家,这才是自己自信的真正秘诀!这些学生更加有信心了。
3、通过“优点大轰炸”活动,使自信测验得分低的同学接受他人的赞赏,再主动展示自己的名片,大声读出别人眼中的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带领同学们鼓掌激励,也实现了“自己亦是风景”的目标。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我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的自信状况自选的课程,综合了《山东友谊出版社》和《山东教育出版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自信的教材,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制作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主要让学生自己感悟关于自信与自卑、自负的道理,通过一些活动和体验,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心理测试----自信心的自我测验
一、请回答下面十个问题,每题选出一个最接近的答案
4
1、当老师在班里提出某一问题讨论时,你会采取哪一种态度: A. 马上举手表明自己的意见;
B. 除非老师叫我起来回答,否则保持沉默; C. 等到大家发言完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2、如果老师对你进行不适当的批评,你将采取哪一种对策: A. 马上全力为自己辩护,且情绪激动; B. 冷静地、理智地表明自己的看法; C. 不出声也不争辩,但记在心里。
3、全校举行演讲比赛,老师和同学推荐你去,你将如何对待: A. 以种种借口推脱,坚决不去;
B. 同意去,但演讲什么要老师和同学一起出主意; C. 不马上答应,等考虑好后再做答复;
4、当你的好友在同学面前提出你也认为不好的要求,如借作业本抄,你怎么办: A. 表面上答应,但过一会找个借口不给他;
B. 给他讲抄作业的害处,帮他弄懂难点,让他自己完成; C. 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再决定是否给他。
5、当你去参加学生会举行的座谈会时,你首先做的是: A. 找认识的同学,坐在一起交谈;
B. 与旁边不认识的同学相互认识起来,并进行交谈; C. 一个人坐在那里,不言语,看其他同学谈论。 6、如果你被同学们选为班长,你怎么办: A .勇敢地接受,并负责任地把班级工作做好; B. 同意试试,但随时准备退出; C. 要求同学们支持、配合你的工作。
7、如果老师要求你做一件关系到你声誉的工作时,你怎么办: A. 请老师讲一讲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是什么; B.请老师明确表示做好这工作的要求; C. 勉强接受,但也可能就打退堂鼓。
8、如果老师一个地方讲错了,你怎么办: A. 巧妙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指出讲错的地方; B. 借回答问题来纠正老师讲课中的差错; C. 下课后再向老师提出。
9、如果让你当班长,在挑选班委时,你将选择哪一种人: A.学习很好,有些只顾自己;
B. 小有缺点,但乐意为集体服务;
C. 学习好,大事做不来,小事尚能做的人。 10、如果你来当老师,你将如何对待学生: A. 想同学所想,通情达理; B. 模仿老师的做法;
C. 有些照老师的做法,有些根据自己的体验。
二、评分标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