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模式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35”互动教学模式,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搭建了提高效率的平台,怎样使合作学习更有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认真研究,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实施方案。
二、评价细则 1、课堂评价:
⑴.展示讲解环节时,要从书写是否整齐、语言是否流畅、讲解是否准确、衔接是否自然、拓展是否恰当、形式是否多样方面进行评价,每项按5分计,共30分。
⑵、课堂结束时,根据各小组参与人数给小组加分,每人次10分,最高60分。
⑶.当堂评出优胜小组,展示之星,师生要给与掌声祝贺。 2、作业评价:
全体小组成员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作业,给小组和个人加10分;书写整齐,错误少,另给小组和个人加5分。如有不交作业者,按人次分别给小组和个人减分,10分/人。
3、学习成绩:
以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为依据,计算各小组均分,小组名次每进步一名组长加30分(组长本人进步才能享受),组员加20分(本人进步才能享受);个人班名次每进步一名加20分。
三、表彰奖励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讲评时间总结表扬当天的优胜小组、优秀小组长,总分前5名的组各贴一个红色★;每周评出班级的优胜小组,总分前3名的组各贴一个红色★;每月小结一次,根据得★多少评选出前3名小组,各贴一个红色★。
2、期中和期末各表彰一次,各班根据各小组得★多少,评选出4个优秀合作候选小组,再评出期中或期末小组总成绩均分进步较大的4个小组,两项均名列前4名的小组为优秀合作小组,组长是优秀小组长,对优秀小组长的奖励同年级总分前30名的学生。
3、根据各小组单科总成绩均分,评选出各学科单科第一名小组。 4、根据每个学生个人的量化成绩,按照得分名次评选出5名展示之星。
四、保障措施
1、全体老师高度重视,积极投身到实践中,积累经验,定期交流。
2、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制定相应的考评制度保证其效果。
135互动课堂教学的学习小组建设与评价
一、组建:依据成绩的高低及其它方面素质分组,实现组间平衡 ,4-6人最合适。组员编号:依据成绩和表达程度编号,可以按潜质生—中等生—优秀生的顺序编号。
二、组织:设行政组长1人,各学科设组长1人。要有小组文化:自立小组目标、口号、组规等。桌牌:组名、编号、分工、口号等内容。要建设小组园地,充分展示小组成果。
三、小组评价: (一)小组成员评价表
学号 姓名 自主 合作 展示 质疑 达标 纪律 合计 1 2 3 4 5 6 (二)学习小组评价表
1 2 3 4 5 6 合计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三)评价细则
1. 对完成“导学卡”的评价
“导学卡”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教师在要每节课前检查学生完
成“导学卡”情况,并给每组打分。 ①不预习“导学卡”的每生扣该组3分。
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导学卡自主学习部分,发现抄袭他人的每
人次扣该组1分。
③学生对疑难可以作出标记或提出质疑问题的每个有价值的问
题加1分。
2.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评价
这一阶段的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的参与程
度,组员间的分工,学习秩序等。
①要求小组长、记录员等各司其职,讨论有序且积极 。若发现
该组成员相互间闲谈每人次扣该组2分。
②发现有学生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每人次扣该组1分。
3.教师对小组课堂展示情况评价
这一阶段的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通过对学生课堂板演、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来了解
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
①课堂板演,将学生分等记分,潜能生在课堂板演做出正确解答奖该组3分,中等生完成奖该组2分,优等生完成奖该组1分。 板演出现的错误本组成员纠正,奖励1分,被其它组学生纠正奖励2
分。
②回答问题时,将学生分等记分,潜能生做出正确解答奖该组3分,中等生完成奖该组2分,优等生完成奖该组1分。 回答问题出现的错误本组成员纠正或补充奖励1分,被其它组学生纠正或补充奖
励纠正学生所在组2分。
③课堂板演、回答问题一组始终是由同一名学生完成每次从奖的
分中减1分。
4.对小组课堂学习纪律情况评价
上课期间出现瞌睡,看课外书,听mp3,不听教师安排等(详
见班级制度)违纪现象每人次扣该组2--5分。
5.对完成达标性问题情况评价
达标测试是堂清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质量是否达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