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园林景观设计
摘要:本文尝试结合案例探讨后现代主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着重分析其在艺术追求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同时也批判其在实用性上的不足与缺陷。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园林景观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a case of modernism in landscape design, and analyzed the great success in the pursuit of art, but also criticism of its deficiencies and defects in the application.Keywords: post-modernism;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学术文化界的热门话题,特别是1968年“五月风暴”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原先流行的思潮突然在知识界失去了影响力,后现代主义便于上世纪60年代与法国后结构主义和美国新实用主义结合,成为当今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哲学与文化思潮,并向全世界蔓延。
1977年,英国著名的建筑评论人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在他的著作《现代建筑语言》中,倡导一种与现代建筑风格断裂、基于折衷主义风格和通俗价值取向的、新的、后现代建筑风格,并且给后现代建筑归纳了6点特征:①历史主义;②直接的复古主义;③新地方风格;④文脉主义;⑤隐喻和玄想;⑥后现代式空间。正是通过文丘里等先锋派建筑师在建筑设计的狂飙表现,以及建筑评论家们理论层面的归纳总结,使得晦涩、难懂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争论形象化了,进而为普通人所体验、所认识,进一步促进了后现代主义的传播和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向受社会各种哲学思潮、流派影响的建筑设计领域,此次成了培育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的一片土壤。
Harlequin广场概况
1982年,Harlequin广场建于丹佛,随即就被誉为“美国景观作品的分水岭”,以及世界上最追求艺术美的设计。
广场最初受人关注,是因为它在一块很不理想的地块上却取得了美学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