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现代电信交换《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期末复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21:18: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交换概论

1、电信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信息传送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

·信息传送子系统:(1)交换网络:完成任意入线和出线之间的互连与交换。 (2)接口:完成信号的适配和交换。

·控制子系统:使用信令与用户和其他交换系统(交换节点)进行“协调和沟通”,已完成对交换的控制。

2、支撑网(现代通信网必不可少的必要组成部分)的组成:应用层、业务层、传送层。 (1)应用层:各种信息的应用,它涉及到各种业务。 (2)业务层:支持各种业务应用的业务网。

(3)传送层:支持业务层的各种接入和传送手段的基础设施。

3、通信网的基本组网结构主要有:星型网、环形网、网状网、树型网、总线型网和复合型网等。

习题一

1-2构成通信网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什么?

答:交换设备、传输设备和终端设备是构成通信网的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1-4电路传送模式、分组交换模式和异步传送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答:电路传送模式:(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时隙

(2)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物理连接) (3)同步时分复用(固定分配带宽) (4)信息传送无差错控制 (5)信息具有透明性

(6)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流量控制 分组交换模式:(1)信息传送的最小单位是分组

(2)面向连接(物理连接)和无连接两种工作方式 (3)统计时分复用(动态分配带宽) (4)信息传送有差错控制 (5)信息具不具有透明性

(6)基于呼叫延迟制的流量控制 异步传送模式:(1)固定长度的信元和简化的信头 (2)采用了异步时分复用方式 (3)采用了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

1-4电路交换、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以及ATM交换都用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它们有何异同?

答:相同:(1)都有连接建立、信息传递、连接拆除三个阶段。 (2)发送信息顺序与接受信息顺序一致。

(3)信息传送的时延比无连接工作方式的时延小。 (4)对故障敏感。

不同:电路交换建立的物理连接;分组交换的虚电路方式建立的是逻辑连接;ATM交换建立的是逻辑连接(虚连接),分为虚通道连接和虚信道连接。 1-6同步时分复用和异步时分复用的特点是什么?

答:同步时分复用特点是固定分配带宽;异步时分复用特点是动态分配带宽。

1-10电信交换系统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各组成部分分别完成哪些功能,它所涉及的基本技术有哪些?

答:

交换网络完成的最基本功能就是交换,实现任意入线和出线的互连。

接口的功能只要是将进入系统的信号转变为交换系统内部所适应的信号,或者是相反的过程。

控制子系统完成的功能是使用信令与用户和其他交换系统(交换节点)进行“协调和沟通”,已完成对交换的控制。

交换系统的基本技术有:接口技术、互联技术、信令技术、控制技术。

第二章 交换网络

1、3级CLOS交换网络严格无阻塞的条件为:m≥n-1 3级可重排无阻塞条件:m≥n 2、什么是交换网络的内部阻塞?

答:内部链路不通,电话被阻塞掉了。 3、TST交换网络 (书P36-51) 习题二:

2-15重点掌握

第三章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与电话通信网

1、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答:数字程控交换机是由控制子系统和话路子系统构成。 (1)控制子系统是交换机的“指挥系统”,交换机的所有动作都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完成的。

(2)话路子系统

2、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接口设备有哪些?

答:用户侧接口:V类接口和Z类接口。 网络侧接口:A类、B类和C类接口。 网管接口:Q3接口。

3、模拟用户电路的七个功能:BORSCHT

(1)B(Battery feeding)馈电 (2)O(overvoltage protection)过压保护 (3)R(ringing control)振铃控制 (4)S(supervision)监视

(5)C(CODEC & filters)编译码和滤波 (6)H(hybird circuit)混合电路

(7)T(test)测试

4、为什么要过压保护?分为几级?

答:由于用户线是外线,所有可能会遭到雷电或高压电等的袭击,交换机内是严禁高压进入的,这回损坏交换机内部设备。为了防止外来高压的袭击,所以要采用过压保护。 交换机一般采用两级保护措施:第一级保护是在总配线上安装避雷设施和保安器(气

体放电管)。第二级保护就是用户电路的过压保护。 5、什么是中继电路?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中继电路是交换机和中继线的接口设备,也叫做中继器。交换机的中继电路有数字中继电路和模拟中继电路。

模拟中继电路是交换机与模拟中继线的接口,用于连接模拟交换局,模拟中继电路的功能与用户电路的功能基本相似(BORSCHT)。

数字中继电路是连接局间数字中继线的接口设备,用于数字交换局或远端用户模块相连。

数字中继电路的基本功能主要有6个: (1)码型变换 (2)帧同步 (3)复帧同步 (4)时钟提取

(5)提取和插入信号 (6)帧定位(在定时) 6、复用器主要完成两个功能: (1)信号的串并变换。

(2)将多路低速信号进行时分复用,形成高速的时分复用信号。 分路器完成的功能:(解复用) (1)信号的并串变换。

(2)将高速的时分复用信号进行分路,形成多路低速信号。 7、画串并、复用各点波形图(书P84)

8、呼叫处理能力是指在满足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处理机处理呼叫的能力。通常用最大忙时试呼次数(BHCA:maximum number of busy hour call attempts)来表示程控交换机的呼叫处理能力,即单位时间内控制系统能够处理的呼叫次数。 9、什么是过负荷控制?

答:当交换设备出现过负荷时,交换机要采取过负荷控制,以避免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大幅下降。过负荷控制采取的方法一般分为分级地限制某些用户的呼叫,并且至少应该做到分4级进行限制,每级限制25%的用户呼叫,限制用户的顺序从普通用户到优先级用户。当过负荷程度下降时,应逐步减少呼叫限制用户数。

10、程控交换机控制系统的构成方式: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

(1)集中控制:是指处理机可以对交换系统内所有功能及资源实施统一控制。该控制系统由多台处理机组成的控制系统,每台处理机都能使用所有的资源,完成所有的功能。 (2)分散控制:是指对交换机所有功能的完成和资源的使用的控制由多个处理机分担完成的,即该控制系统中的每台处理机只能使用部分资源,完成部分功能。 11、迁移三步骤:

(1)输入处理:主要功能就是要及时检测外界进入到交换机的各种信号。(对外部信号的识别和处理) a、摘机识别: b、脉冲识别:

c、位间隔:

(2)分析处理:去话分析、号码分析、来话分析、状态分析

(3)输出处理:完成输出一些信令、消息发送和相关动作的过程。

12、我国电话通信网采用5级结构,其网络拓扑为分层的树形结构。国内长途电话网由4个等级的长途交换中心C1、C2、C3、C4和长途中继线路构成。本地网由长途编号区内的C5交换中心、用户终端设备、中继线路构成。

13、汇接制电话网可采用的汇接方式:去话汇接、来话汇接、来去话汇接和主辅汇接。 14、路由选择的基本原则:(我国等级结构长途电话网的固定路由选择方法——静态路由) (1)先选高效直达路由;

(2)当高效直达路由忙时,选迂回路由,迂回路由选择顺序是在受话区“自下而上”选择,在发话区“自上而下”选择,这样可保证所选路由是到受话方最短的路由; (3)最后选择最终路由。 习题三: 3-

现代电信交换《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期末复习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s464039yf0a0pl1tz0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