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 QQ:497967029 http://www.dljs.net
(09年上海文综第18题)
18.2008年初的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
A B C D 答案:A
(09年上海地理第六题)
(六)大气圈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大气分层中,演绎着各种自然现象。 12.在下列各组大气垂直分层中,总体而言,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一组是 A. 对流层、电离层 B. 平流层、电离层 C.. 平流层、中问层 D. 对流层、中间层 答案:B
13.下面四图中,与澳大利亚发生的热带风暴对应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答案:A
(09年广东文基第37,43题) 37.气候变化与异常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引起全球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不可能是 A.太阳黑子增多 B.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差异 C.大气环流的多年变化 D.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大 答案:B
43.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答案:D
(四) 海洋及海洋环境
地理教师网系列资料 第 17 页 共 33 页 版权所有@地理教师网
地理教师网 QQ:497967029 http://www.dljs.net
(09年北京文综第6题) 读下表,回答
表: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
6.该海域沿岸
A.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 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 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 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表格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 关联考点:洋流分布、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据表可知:距海岸越远,水温越高, 结合具体纬度,关键词语“西海岸”,联系洋流分布知识,故:沿岸有寒流。对气候的影响分析,要做到“海、汽结合”,即:既要分析洋流又要分析盛行风(东南信风)。 (09年江苏地理第19,20题)
图10为大陆西岸四个地点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l9~20题。 19.若不考虑地形因素,四个地点中1月份降雨较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AC
20.甲、丁两地近海的洋流性质及其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A.同属暖流 B.同属寒流 C.增温增湿 D.降温减湿 答案:BD
【解析】:本组题提供一幅较为抽象的地图,要求学生运用空间思维能力,结合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世界洋流及其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答。不考虑地形因素,赤道地区可能终年高温多雨,大陆西岸35o附近为地中海气候区,25o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区。1月份,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温和湿润。故第19题选AC。甲丁附近为副热带海区东岸,依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应为寒流流经,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故第20题选BD.
(五) 陆地及陆地环境
(09年北京文综第4, 5,7,9题) 4.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地理教师网系列资料 第 18 页 共 33 页 版权所有@地理教师网
地理教师网 QQ:497967029 http://www.dljs.net
A.随海拔升高而递减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 答案:C
5.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迁移判断能力,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解释实际现象的能力。关联考点:差异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4)山地降水量的垂直变化影响因素有:气温、海拔、坡向等。图中四山的变化曲线各异:变率最大的是4山脉 (5)提取关键信息:“我国”“山麓景观”“图中各山脉的平均降水量”。山脉的平均降水量在200左右,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基带可能为温带荒漠带。
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
7.图中
A. 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B. 丙处侵蚀比对岸强
地理教师网系列资料 第 19 页 共 33 页 版权所有@地理教师网
地理教师网 QQ:497967029 http://www.dljs.net
C. 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 戊处位于背斜谷内 答案:D
9.则在海岛开发的过程中,该岛
A.人口容量最主要受耕地资源、矿产资源限制 B.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甜菜、香蕉和橡胶 C.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开阔,适宜建设深水港 D.需要防范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 答案:D
【解析】:关联考点:地质构造与地貌形态、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因素、海岛开发。
综合考察考生分析、判断、决策能力。
(7)乙处为山前洪积---冲积平原,丙处位于北半球该河流的北岸,即堆积岸; 丁处矿床不可能为小密度矿物---天燃气---的分布区;戊处地貌为典型的“背斜成谷”。 (9)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保护性开发;人类活动合理选择;大型工程合理布局、自然灾害的防治等。A选项,矿产资源并非为人口容量的主导影响因素;B选项,受地形、气候的限制,四种农作物要么不易种植,要么不适合大规模种植。C选项,深水港建在河流入海口出,极易被沉积作用影响,影响航道水深。
(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9题)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表1 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
类型 箭竹及灌丛 阔叶林 25.30 旱地 10.40 水田 3.10 石砾地、裸地 5.70 高山灌丛草甸 比重(%) 28.90
地理教师网系列资料 第 20 页 共 33 页 版权所有@地理教师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