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6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4 0:02: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二)

(小学、幼儿园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 A.认知 B.需要 C.客观现实 D.个性

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条件反射?( )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号反射

3.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4.小学生从“习作例文”到“命题作文”,这是想象( )发展的表现。 A.有意性 B.现实性 C.创造性 D.概括性

5.曹雪芹写《红楼梦》时,关于林黛玉形象的想象是( )。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6.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或形态的不同,可以将思维分为( )。 A.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B.动作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 C.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和求同思维 D.形象思维、动作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

7.早上起来,推开窗子发现地面全都湿了,你推断昨天夜里一定下雨了。这是思维的(A.概括性 B.间接性 C.合理性 D.整体性

。 ) 8.关于情感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情感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 B.情感和认识一样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 C.情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D.任何事物只要对人作用,就能引起人的情感

9.人在遇到突发事变时表现出来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是( )。 A.激情 B.恐惧 C.应激 D.热情

10.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是不匀速的,其中小学( )年级的发展速度最快。 A.1~2 B.3~5 C.4~6 D.5~6

11.( )反映一个班级中认为某种行为是对或是错的集体期望。 A.舆论 B.凝聚力 C.心理相容 D.规范

12.以下对需要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B.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

C.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D.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13.小学儿童最基本的社会需要是( )。 A.交往需要 B.成就需要 C.认识需要 D.活动需要

14.自尊、自信、自卑、自责等属于( )。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监控 D.自我观察

15.下列关于性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B.性格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C.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D.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在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16.张飞争强好斗,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鲁莽冒失,其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7.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是( )。 A.效能感 B.自信 C.动机 D.内驱力

18.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师的认知特征?( ) A.语言表达能力 B.组织监控能力

C.诊断学生学习的能力 D.想象的倾向性 19.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头,因而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这属于( )。 A.理性概括 B.感性概括 C.形象直观 D.言语直观

20.课堂中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称之为( )。 A.课堂规范 B.课堂气氛 C.课堂管理 D.课堂纪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__________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是__________的机能。

2.一个人的心理过程的发展与他的遗传特性、社会关系、生活经验和个人经验相结合,最终会整合成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这种总的精神面貌,心理学上称之为__________。 3.__________是指没有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4.注意稳定性在小学生中也具有性别差异,女生的稳定性要__________男生。 5.所谓无意识记,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__________的识记。 6.遗忘有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一类是__________。

7.儿童在自己的活动中,从大量具体实例出发,对得到肯定的一类实例加以概括,抽取共同的属性,最终形成一个概念。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

8.创造过程基本上包括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证实四个阶段。

9.__________是儿童对某些事物、情境或观念表现出不适当的、异常强烈恐怖的情绪,儿童虽然知道这种害怕是多余的,但却无法抑制。一旦儿童避开这类事物或境遇,不安情绪即减轻或消失。 10.__________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人的行动与道德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11.品德的形成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也受__________的制约。

12.人们在交往中总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告诉其他人,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告诉别人,同时也了解到交往对象的观点和态度,进而决定是否修正自己的观点或设法改变其他人的观点,这就是__________。

13.择友的__________,指儿童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的兴趣、习惯、性格和经历相和谐的人做

朋友。 14.当个体或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表现为__________。

15.凡是促使儿童对感兴趣的事物采取主动行为的兴趣,称为__________。

16.__________建立在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基础之上,是对自己的能力、品德及其他方面的社会价值的判断。 17.我们通常所谓的__________就是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使之能够最有效地去完成某种活动。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个性的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 2.自我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怎样根据儿童不同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4.性格与气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5.简述思维过程的具体表现。 四、论述题(10分)

试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2.D【解析】此题要注意区分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不同。其他三项都属于无条件反射。 3.B【解析】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指向性与集中性。 4.C【解析】小学生从“习作例文”到“命题作文”,是想象创造性发展的表现。 5.D【解析】在新作品创作、新产品创造时,人脑中构成的新形象都属于创造想象。

6.A【解析】从个体发展与思维凭借物或形态的不同,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种。

7.B【解析】思维的间接性表现为人能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认识另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或不可能被直接感知的事物、事物间的关系及事物发展的进程。

8.A【解析】情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也是对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的人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任何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感体验。

9.C【解析】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时产生的情感状态。当人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情况。必须当机立断做出重大决策时,便进入了应激状态。

10.C【解析】我国儿童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二年级道德情感的发展呈上升的趋势,但这个上升不是等速的,而是不均衡的,其中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发展速度最快。 11.D【解析】规范反映一个班级中认为某种行为是对或是错的集体期望。 12.B【解析】需要一定具有对象。

13.A【解析】交往需要是小学儿童最基本的社会需要。

14.B【解析】自我体验是指自己对自己怀有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例如,自尊、自信、自卑、自责等都是种种自我体验。 15.C【解析】性格可以做善恶评价,有好坏之分。 16.A【解析】由胆汁质的特征可知。

17.A【解析】心理学上,把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效能感。

18.D【解析】教师的认知特征主要是指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有条理性、系统性。

搜索更多关于: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6 的文档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sdjx1f1940ne2c1faz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