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税务会计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8:43: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④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⑤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

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 ⑦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

⑧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4.简述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及其分类标准。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但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合伙人是自然人的合伙企业除外。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5.简述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标准。

①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②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在税前扣除。

③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6.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收入总额一般包括哪些项目?

①销售货物收入。 ②提供劳务收入。 ③转让财产收入。

④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⑤利息收入。 ⑥租金收入。

⑦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⑧接收捐赠收入。 ⑨其他收入。

7.简述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业务招待费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扣除标准。

①业务招待费:按实际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额(含视同销售收入额)的5‰。

②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额(含视同销售收入额)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8.试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会计处理程序。

①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确认、计量企业的本期应纳税所得额,并按应纳税所得额和现行适用税率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

②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确认、计量企业同期期末暂时性差异及结转以后年度的本期弥补亏损与所得税抵减,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期末余额,并将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的差额,作为递延税款费用(或收益);

③最后将应交所得税加减递延税款费用(或收益),即为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9.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如何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如何纳税?

25

(1)工资、薪金所得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额-(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免征税350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额-(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免征税3500-费用扣除额1300 (2)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

①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②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0.如何核算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应交消费税?

①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

②没有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税: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11.简述营业税的定义及其征税范围和相应的税率。

(1)定义:营业税是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为纳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2)征税范围: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行为。 (3)税率:

税目 税率 交通运输业 3% 建筑业 3% 金融保险业 5% 邮电通信业 3% 文化体育业 3% 娱乐业 5%~20% 服务业 5% 转让无形资产 5% 销售不动产 5%

12.简述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1)不征税收入

①财政拨款。

②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③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2)免税收入

①国债利息收入。

②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26

③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④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⑤证券投资基金有关收入。

27

搜索更多关于: 税务会计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的文档
税务会计课程练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so06269sd48fsc2ak80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