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无缝内衣锦纶染色疵点分析及防止措施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6:14: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无缝内衣锦纶染色疵点分析及防止措施

无缝内衣锦纶染色疵点分析及防止措施 锦纶产品染色疵点分析和预防措施

一,色花

产生原因:

1,染料还没有化开就急于加入染缸。

2,面料前处理没有做好,例:气蒸时进气不均匀,产品受热不一。

3,染色升温速率过快,保温时间过短。

4,染料或匀染剂性能不是很好。

5,产品过长或线头脱出,染色时产品绕在一起不能染透。

防止措施

1,制订化料、加料操作规程。 2,严格控制气蒸和精炼的工艺。

3,严格控制染色工艺,温度控制要自动化。 4,选用优质的染化料助剂,保证批差的稳定性。

5,做好染色前的有关准备工作,控制被染产品的量,不能放得太多。

二,色差

产生原因:同缸色差:

1,染缸左右有温差。 2,染缸上下有温差。 3,加料不均匀。

4,投放染物时左右量不均一。

缸差:缸差是染色产品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产生缸差的原因主要有:

1,染色工艺控制的不一致性。 2,染化料助剂的不稳定性。 3,产品批差的不稳定性。

4,染色技术员和操作工的敬业性和责任性。

防止措施:

1,改善染色设备,如:改用外置加热或底部加循环泵,保证左右升温均匀。

2,加快浆叶的运转速度,使上下传热加快。 3,产品投缸时要保证左右中间量的均匀性。

4,加料能改成自动加料系统。

5,严格控制染色工艺,确保缸次间工艺的一致性。

6,优选染化料助剂,做好染料和助剂换批的检测工作,保证染色处方准确

性。

7,加强产品白坯的管理,保证配缸重量的准确性,不混淆产品的批次,不乱

混产品货号。

8,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提高员工素养和敬业精神。

三,色点、色斑 产生原因:

1,纱线不纯,有杂质或者色纱混入其中,染色后无法消除。

2,在织造生产过程中混入有颜色飞毛。 3,白坯堆放时间过长产生霉斑和黄斑。 4,染色过程染料飞沾到产品上成色点。

5,产品部分地方在前处理或染色时碰到了某种助剂原液,影响了染料的上染,从而在此产

生白点或浅色斑。

6,与某些溶解度特别小的染料拼色时,没有充分化料就加入染缸,没有完全溶解的染料沾

到产品上产生色点。

防止措施:

1,加强进原料时的质量检验和控制,防止不纯纱线的进入。

2,加强织造的现场管理,做好色织产品的隔离工作,做好机台和现场的清洁卫生。

3,白坯堆放时间不宜过长,且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4,做好染料和产品的隔离工作,粉状染料不得进入车间,严格按照化料、加料操作规程操

作,助剂的取用要有保护装置,助剂要稀释后加入染缸。

5,加强车间管理,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四,勾丝

产生原因:

1,染缸、脱水机、烘箱等设备不够光洁

2,产品在转移过程中碰到一些不光洁的物质,如塑料框、桌面、员工手和生产工具等。

防止措施:

1,加强设备的保养,定期检查各种设备和工作用具是否产生毛刺,及时加以防止。

2,在染色时加浴中柔软剂。 3,在整理、检验过程中员工戴手套。 4,保持各种转移和存放用具的光洁度和清洁度。

五,起毛起球

产生原因:

1,锦纶原料选择不好,容易起毛起球。 2,织造组织结构不合理,布面比较松。 3,染色加工时间过长,布面间摩擦起毛起球。

防止措施:

1,选择好的原料和组织结构。 2,染色加工时加浴中柔软剂。

3,染色后用抗起毛起球剂处理,如日本大祥公司产的抗起毛起球剂 ANP-89C起毛起球可

提高0.5?1级。 4,柔软处理时加点平滑剂。

六,布面静电

产生原因:

1,化纤原料本身的性质所引起。

2,烘干时织物间相互摩擦,温度高且干燥,易产生静电。

防止措施: 1 ,从原料上去改进。

2,烘干时要打开烘箱门进行充分冷却,整理时抖几下,让静电消除一些。 3,染色

后进行抗静电剂处理。 七,横条

产生原因:

1 ,织造工艺参数没有调好。

2,纱线原料质量不好,同一纱筒内不同部位,不同纱筒之间的纱线不均匀。

3,染料或助剂没有选择好。

防止措施:

1 ,加强织造工艺中参数的控制。 2,选用横条覆盖性比较好的染料和助剂。

3,对原料供应商提出更换原料批号,要求供应商确保纱线质量。

八,油污渍

产生原因:

1 ,纱线在纺纱过程中沾污,产生油纱。

2,织造过程中由于设备没有及时保养,或车间清洁工作没有做好,会产生严重的油污或污

渍。

3,染色过程中染缸保养不清洁,产品与钢体摩擦也会产生油污渍。 4,产品掉

落在地上被沾污。

防止措施:

1,对原料供应商提出要求,确保纱线质量,加强进料的检验力度。

2,织造车间是油污渍的重点产生地点,要特别重视设备的保养,加强各车间的现场管理,

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 3 ,工作过程要小心,防止产品被沾污。

九,油针路(竖条)

产生原因:

织造生产过程时加油不均匀,某部位针或生克片的状态不好。

防止措施:

1,源头是织造设备及织针的保养,调整加油状态,及时更换不好的织针和生克片。

2,染色前加强除油力度。 十,折痕、鸡爪印

产生原因:

1,织造下机没有及时整理或悬挂。

2,预定型前没有摊平,在折痕的状态下预定型。

3,染色完成后没有降温或降温速率太快

4,烘干后没有降温,热的状态下挤压堆放时间过长,没有及时整理。

防止措施:

1,织造下机和预定型前一定要放平。

2,染色完成后以2C /min的速度降温到60C以下。

3,烘干后降温到40C以下出箱及时整理。

4,染色时加浴中柔软剂。 5,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 十一,极光

产生原因

产品与机器某些部位产生过度摩擦,使产品布面特别是毛圈或毛绒被压平,从而产生

极光,好象颜色花掉一样。

防止措施: 1,降低机械转速,减小布面与机械的

摩擦程度。 2,加浴中柔软剂,减小摩擦系数。

十二,腰口贬黄

产生原因:

1.氨纶或橡筯上的油剂没有充分去除

2 .产品表面带碱性引起 BHT和酚类黄变

防止措施:

1.加强除油力度,必要时采用二次除油,考虑使用氨纶精练剂。 2 .产品出缸前加柠檬酸,使布面保持一定的酸性, PH控制在6?6.5。

3.进行抗黄变处理。 十三,手感不好

产生原因: 1,原料粗糙,组织结构比较紧密。

2,柔软剂用量不够或质量不好。 3,染色后没有洗干净。

防止措施:

1,改善原料和组织结构。

2,染色后必须充分洗干净。

3,改用好的柔软剂。

无缝内衣锦纶染色疵点分析及防止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spza2i9w38jj329nz0t2wkqq4mjdl00m0n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